“子文,你這辦法真不錯,要是有足夠的知青,咱們生產隊就再也不差勞動力了。”
大隊長高興的拍了拍周子文的肩膀。
“嘿嘿,我也是靈機一動想到的。”
周子文嘿嘿一笑。
事實上,他這也是在為知青們謀福利。
畢竟大壩子村對待知青的態度還算好的。
據他所知,一些偏遠的地方,知青們的日子可沒那麼好過。
現在大壩子村有錢了,也有能力養得起更多的知青。
周子文覺得,自己也算是在做好事。
“哈哈,你這靈機一動可給我們村帶來了大好處。下午我們就去知青辦,把我們的想法和需求跟他們好好說一說。”大隊長笑著說道。
他相信,隻要主動提出多要知青的要求,知青辦一定會很樂意的。
畢竟知青辦的主要任務就是安排知青到合適的地方去鍛煉和工作。
讓知青們能夠更好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同時也為農村的發展貢獻力量。
如果大壩子村能夠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勞動機會,知青辦沒有理由不支持。
甚至他們還巴不得大壩子村多接收一些知青。
畢竟之前一說有知青到來,很多村子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不是說知青難管理,就是抱怨自身條件差無法提供好的環境。
而大壩子村不同,這裡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完全有能力接納更多知青。
下午,吃過午飯之後,吳大剛就出發了。
等他來到知青辦,找到劉主任的時候,劉主任有些意外。
“喲,吳書記,稀客呀!你今天怎麼有空來知青辦啦”劉主任笑著問道。
“劉主任,我是來幫你們減輕負擔來的。”吳大剛笑眯眯的說道。
“哦減輕什麼負擔快說來聽聽。”劉主任好奇地說道。
吳大剛清了清嗓子,說道:“劉主任,您也知道,咱們知青辦一直都為知青的安置問題發愁。有些村子條件不好,知青去了也得不到好的鍛煉和發展。”
“我們大壩子村現在可是不一樣啦,這幾年發展得紅紅火火的。我們有蘑菇種植基地,那蘑菇長得可好了,一批一批地往外運,給村裡帶來不少收入;還有養豬場,豬養得膘肥體壯的;現在又建了養雞場,也是前景一片光明。”
說到這些的時候,吳大剛心裡閃過周子文的身影。
他們大壩子村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改變,這一切都是靠的周子文啊!
聽到這話,劉主任止不住的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雖然有些意外吳大剛的覺悟什麼時候這麼高了,但並不妨礙她高興。
以前每次來接收知青的時候,吳大剛都是愁眉苦臉的,好像彆人欠了他的錢一樣。
但今天,吳大剛卻主動上門要求接收更多知青,這讓劉主任感到十分驚喜。
不過對於大壩子村這兩年的發展,她也看在眼裡。
之前她還想著,要讓大壩子村多接收一些知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