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村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術,周子文還在曬穀場上進行了現場示範。他拿起一把麥秸,熟練地將其切碎,然後與牛糞、麩皮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他一邊操作,一邊講解每個步驟的要點和注意事項,村民們圍在一旁,仔細地觀察著,不時提出問題。
“子文啊,這水要加多少才合適啊”一位村民問道。
周子文停下手中的動作,耐心地回答道:“這水的用量要根據原料的乾濕程度來定,一般來說,要讓培養基的濕度保持在手握成團、鬆開即散的狀態。大家在操作的時候要多注意觀察,多實踐幾次就掌握了。”
在示範接種方法時,周子文更是格外小心。
他拿起菌種瓶,用酒精球擦拭瓶口,然後用接種工具小心地將菌種接入培養基中,動作熟練而精準。
他對村民們說:“接種是蘑菇種植的關鍵環節,一定要保證無菌操作,否則容易引起雜菌感染,影響蘑菇的生長。”
村民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在周子文的示範下,一些年輕的村民躍躍欲試,想要親自上手操作。
周子文鼓勵他們勇敢嘗試,並在一旁給與指導和幫助。
“大家不要害怕犯錯,隻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掌握技術。”周子文說道。
培訓一直持續到天都快黑了,村民們仍然意猶未儘。
他們圍在周子文身邊,繼續向他請教問題。
周子文一一耐心解答,直到村民們滿意為止。
培訓結束後,周子文感到有些疲憊,但看到村民們那充滿希望和期待的眼神,他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他知道,這次培訓隻是開始,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但他也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夠一定能夠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這次培訓之後,周子文在村裡的聲望更高了,村民們對他的崇拜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知道,是周子文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財富。
一些村民甚至把周子文當成了神仙一樣的人物,覺得他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對於這些,周子文隻是笑笑,並沒有太在意。
他知道,村民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改變生活的希望。
而他,也願意繼續帶領村民們走向富裕。
等他和陳詩英回到家裡,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小悅悅早就睡著了,隻有陳巧依在等著他們回來。
看到周子文和陳詩英回來,陳巧依連忙迎了上去,關切地問道:“子文哥,你回來啦,累不累要不要先喝杯水”
周子文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不累:“不累,你先睡吧,我去洗個澡就來。”
現在可不是累的時候,該累的時候還沒到呢!
洗完澡,周子文和陳詩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看著躺在床上陳巧依,周子文嘿嘿一笑……
一夜無話,第二天,周子文早早地起床,在院子裡活動了一下身體之後,這才回到廚房,開始準備早飯。
在他準備早飯的時候,小悅悅已經醒了。
小家夥很調皮,她醒了,也不讓彆人睡,陳巧依和陳詩英都被她弄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