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文繼續說道:“開采方麵,我們目前沒有大型的開采設備,隻能先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我們可以劃分幾個工作區域,每個區域安排一組村民輪流作業,這樣既能保證開采進度,又能讓村民們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在挖掘過程中,要注意煤層的走向,儘量沿著煤層進行挖掘,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大隊長思考了一下,問道:“那煤炭挖出來之後怎麼運出來呢總不能靠人力一點點背出來吧”
周子文回答道:“這確實是個問題。我想我們可以先在煤礦內鋪設一些簡易的軌道,然後製作一些木製的礦車,利用礦車來運輸煤炭。”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還能減輕村民們的勞動強度。”
“至於軌道的鋪設,我們可以請村裡一些有經驗的木工和鐵匠來幫忙,他們應該能夠勝任這個工作。”
王紅兵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子文,我們這樣人工開采,速度會不會太慢了”
“而且我們對煤礦開采技術一竅不通,要是遇到一些複雜的地質情況,比如斷層、陷落柱之類的,我們該怎麼辦”
周子文笑了笑,安慰道:“兵哥,你說的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我們現在的條件有限,隻能先從基礎做起。”
“關於速度問題,我們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人手,提高工作效率。”
“至於複雜的地質情況,我們在開采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如果發現異常,及時停止作業,然後請專業的地質人員來進行勘察和指導。”
6=9+
“我也會在開采前給大家培訓一些基本的地質知識,讓大家能夠識彆一些常見的地質問題。”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對開采煤礦的初步方案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隊長總結道:“好,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我們就按照子文說的去做。”
“接下來,我們要儘快組織村民進行安全培訓,同時準備開采所需的工具和設備。”
“老吳,你負責組織村民和安排培訓的事情;子文,你帶領幾個年輕人負責製作礦車和鋪設軌道;我去聯係一下周邊有沒有地質人員可以請過來幫忙。”
“大家都行動起來吧,爭取早日讓我們大壩子村的煤礦開采工作順利開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壩子村一片忙碌景象。
吳大剛組織村民們進行了嚴格的安全培訓,讓每一個參與開采的村民都牢記安全操作規程。
周子文則帶領著幾個心靈手巧的年輕人,在村裡的木工坊和鐵匠鋪忙碌起來。
他們根據煤礦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並製作了一批堅固耐用的木製礦車,同時在鐵匠的幫助下,打造了一些適合軌道的車輪和聯接部件。
在煤礦入口處,村民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鋪設簡易的軌道,他們將一根根枕木整齊地排列在地上,然後將鐵軌固定在枕木上,確保軌道的平穩和牢固。
與此同時,大隊長四處打聽,終於聯係到了一位曾經在地質隊工作過的退休老人。
老人聽說大壩子村發現了煤礦,非常高興,願意前來提供幫助。
在老人的指導下,村民們對煤礦的地質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學會了如何在開采過程中應對一些常見的地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