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不光是婦女們不辭工了,就連那些男人們也不願意辭工了,這樣的讀書免費不是大家所急切的希望和盼望嗎。
劉大姐和王小敏,……,他們都帶著自己的小孩去學校報道去了,幼兒園分為小班,中班,大班,星期至星期五全托,星期六,星期天由家長陪同孩子。
這邊帶孩子上學的女工周六和周日休息,一樣算帶薪休息。
看著這超級的福利,那些沒有帶孩的婦女開始羨慕嫉妒恨起來,回去罵自己的老公:“就怪你那不爭氣的玩意兒,搞了幾年沒有動靜。”
鄰居家老公一聽,大聲的罵道:“你的肚子泄了氣,那能怪誰去?”
言外之意就是這波紅利讓這些寶媽給揀了去,這麼好的事情,為啥沒有輪到他們呢?
李文海兩口子的孩子讀小一了,去報名時,費用也全名,而且還有三餐的夥食供應,直到大學。
他們是外地人,可外地人在這裡工作,一樣的享受本地人的福利,工作一年以上,子女可以同父母一起隨遷入廟壩。
握草,一波又一波的福利,把大家樂將屁顛屁顛的,回來就要跟秦書記放鞭炮。
秦書記對大家說道:“得得得,現在還不到放鞭炮的時侯,等真正的讀到大學的時候,學費全免再給我放鞭炮也不遲,現在大家能在這裡安心的工作,就是給我最大的回報。”
李文海告訴秦書記:“我們一家人準備隨迀過來,怎麼辦?”
秦書記告訴李文海:“寫一份入遷證明,備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地址就可以了,隻要覺得我們廟壩好的工人入戶,我們都十分的歡迎。”
最後,秦書記告訴大家,隻要安心廟壩工作,以後條件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