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1 / 2)

第154章?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衛淵與燕達依舊保持沉默。

韓章等一眾大臣,陸續推薦了幾名臣子,都比較年輕。

比如那範純仁,乃是範文正公之子。

還有蘇澈,出身蘇家,還有海家與幾名嘉佑二年的進士。

那些人,都被視為‘清流’。

不過,趙禎卻並不滿意,

“自古以來,人才難得,尤其是改革進取之才。”

“範純仁守成有餘,但進取不足。”

“朕這裡,倒是有個人選,可為吏部尚書。”

隨著大案落幕,朝中的確急缺人手。

但趙禎興大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壓韓章一黨,怎麼可能,還會用他們舉薦的人才?

“陛下,不知您認為,滿朝文武,誰可擔吏部尚書?”歐陽永叔開口詢問。

趙禎賣了個關子,並未直接說出人名,而是讓他們看了一篇文章。

此文章名為《上皇帝萬言書》。

韓章等人陸續傳閱看起,邊看邊有討論:

“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根由在不知法度?此人,鋒芒極甚。”

“方今之法度,多不合於先王之政.以孟子之說,觀古今之失.想法不錯,尚缺磨煉。”

“文章寫得甚好,但也隻是文章寫得好,口氣也大,說滿朝諸公,隻識治財不得其道,空口白話,誰都會說.”

“.”

初看時,他們隻覺著文章寫得還行,但寫這篇文章的人,可能不行。

太愛說大話了。

你誰啊,就敢上書陛下,妄議國策?

還說我等不懂生財之道,隻曉得開源節流?

然而,當他們看到文章裡‘苟且因循之弊,合於當世之變’這句話之後,紛紛都是麵色一變,

“好氣魄!”

“因天下之利而生天下之財,並非一昧開源節流,的確也是個法子。”

“此人.確有改革之才!”

“.”

漸漸地,所有人都被這篇文章所吸引。

尤其是當中的一些內容。

比如,削藩、削爵,廣開財源等。

那些士大夫們,更是看得津津樂道。

文章隻是文章,太過理想化,難以推行。

但如果,連想都不敢想,還談什麼改革?

最終,韓章給予這篇文章一個較高的評價,

“寫的不錯,此人有文正公之才。”

但也僅限於寫的不錯。

“陛下,此人在文章中揚言,要對太祖之法全盤改製,是否太過激進了?”

韓章先誇一句,又引出內心堪憂,是要讓趙禎慎重抉擇。

趙禎笑道:“年輕人,有些銳進之心,有何不妥?”

“朕認為,此人,尚缺磨煉,所以,打算讓其擔任吏部尚書一職,跟著你們,多學習如何處理朝中政務。”

磨煉,然後擔任吏部尚書?

那麼重要的一個職務,是用來磨煉的嗎?

聽到這裡,韓章等人便也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這是為朝廷選拔將來的宰輔之臣呢。

韓章拱手詢問,“陛下,不知此人姓甚名誰?”

趙禎語出驚人道:“王安石,字介甫。”

王安石?

聽到這個名字後,韓章等人頓時釋然。

原來是他啊。

慶曆二年進士,隨後一直在地方為官,頗有功績。

前年本該升到京城,結果卻自請到南方州縣當了地方官。

當時被不少朝中大臣們所議論,都覺得他是個傻子。

放著好好的京官不做,專門跑到南邊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如今看來,人家有遠見啊!

衛淵聽到王安石三個大字的時候,也是極其震撼。

畢竟,在前世曆史上,此人可謂名聲赫赫。

沒想到,在‘知否’的世界裡,也有此人。

此人雖在仁宗一朝未得重用,但是,在仁宗下一任皇帝繼位後,此人升官速度,猶如坐上火箭。

一路乾到了宰執,隨後一心醉於改革。

是個狠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