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嫂隻有一個,那就是衛張氏!(2 / 2)

她隱隱能猜到,因為自己的出現,或許給衛淵添了麻煩。

但是她無法控製住自

己。

如今,既然已被眾將士知曉,索性不再躲藏。

她用著自己最大的聲音,重複喊出了那番話。

這讓不少將士聽到了,心裡暖暖的。

若非衛淵已經下令,他們真的想朝著他們的大嫂再說兩句,以表感激之情。

誰說我們這些非京城人士的兵卒沒有親人來送?

衛帥那未過門的妻子,我們的大嫂,就是我們的親人!

按照禮製,張桂芬還未出門,是不能說‘衛張氏’這三個字。

但,她乃英國公獨女,是將門虎女,自是不在乎那些俗禮。

或許就連張桂芬都沒想到。

由於她今日當著全軍將士的麵,喊出的那句話,被許多人聽到以後。

除了衛淵之外,在新軍將士心中,最具有威望的人,不再是楊懷仁、陳大牛或是馬軍司副都指揮使徐長誌等。

而是她,衛張氏桂芬。

一身紅衣,英姿颯爽的張桂芬。

新軍將士們,認可了這位大嫂。

將來,他們還會為了衛淵與這位大嫂所生子嗣而繼續賣命。

那時,他們將會稱呼他們二人嫡子為‘少帥’。

如果衛淵封了王,那麼他與張桂芬所生嫡子,就會被眾將士尊稱為‘世子’。

這時,楊懷仁、陳大牛、林兆遠、蕭逾明、沈青、謝武等人,突然聚在一起。

朝著林中張桂芬深深作揖。

衛帥讓他們噤聲,但沒說,他們不能以這種方式,見一見他們未來的大嫂。

自今日過後。

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惹到了衛淵,眾將士會聽衛淵如何處理,或者那人與他們關係不錯,他們可能會替那人向衛淵求求情。

但如果有人惹到了已被他們認可的大嫂,那抱歉,誰來也不好使。

隻因張桂芬說的那番話,使他們打心眼裡就認可與認定了這個大嫂。

——

數日後,新軍途徑朱仙鎮,偶遇大雨,隻好臨時安營紮寨,暫緩行軍速度。

衛淵所在主帳內。

範純仁緩緩開口道:

“先一批糧草,由東南一帶各地州縣供給,如今已經準備妥當,待咱們趕到兩浙路以後,就會獲得第一批糧草。”

“至於後續糧草輜重等,會從戶部統一派人調撥,但那應該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由於出征規模較小,朝廷並未從各地調糧彙集京師。

而是趙禎親自下旨,用東南一帶官府囤積的民糧來供給新軍所需。

東南一帶算是大周的小糧倉,自然不缺八萬將士所需糧食。

至於大糧倉,就是江南了。

衛淵點頭道:“行軍作戰,糧草乃頭等大事,不容有誤。”

“皇城司那邊,近來可有消息傳出?”

大軍出征,除了軍中培養的斥候外。

要由朝廷專業搜集情報的部門,先去探查前方種種諸事,然後再統一彙報給衛淵。

這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楊懷仁搖頭道:“估計要等到咱們趕到江南一帶,才能收到皇城司搜集的消息。”

衛淵又看向範純仁,“倭國使者走了沒有?”

範純仁搖頭道:“還沒有,說是與富昌伯商議什麼生意。”

他三十來歲,國字臉,做事嚴謹,頗有文正公之風。

衛淵點了點頭,“此行,咱們是去殺倭,多少與倭國有些關聯。”

“鴻臚寺那邊,與倭國交涉了嗎?他們是什麼態度?”

“還有海外諸國,都如何看待此事?”

範純仁道:“鴻臚寺這次擺出的態度很強硬,無論海外諸國如何去想,誰在我大周沿海一帶做賊,誰敢阻擾開海運的國策,一律格殺勿論。”

“自鴻臚寺擺出這個態度以後,海外諸國無人敢有議論,至於倭國他們倒是提出,如遇到沿海倭寇賊首,他們希望,可以交給他們處置。”

衛淵冷哼一聲,“想的倒是挺美,我新軍不遠千裡趕到東南,好不容易滅了一窩賊寇,還要將賊首交給他們?”

範純仁笑道:“陛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陛下讓鴻臚寺一口回絕,還是那句話,無論是海外諸國何方勢力,隻要有殃及海運國策的可能,絕不姑息!”

衛淵心裡放下心來。

有皇帝這句話,那麼東南的事情就好辦了。

彼時大周上下,都有些瞧不起海外諸國的樣子。

我天朝的事,又是在我沿海一帶活動,你們敢過問個試試?

我們對遼、夏友善,那是因為一旦爆發戰爭,就是國戰。

至於你們海外諸國,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何須給你們好臉色看?

大周對外事難得強硬一次,衛淵身為新軍統帥,自然知道該如何辦了。

待範純仁離開此間回去休息以後。

衛淵特意囑咐林兆遠,

“出征之前,我囑咐過皇城司都指揮使燕達,讓他們幫本帥多留意東南一帶官吏的動向與心思。”

“咱們此去東南,真正的對手,一是倭寇,二是錯綜複雜的東南形勢,這涉及到該地官吏、宗族等。

“皇城司畢竟和咱們隔著心,本帥不能事事靠著他們,自個兒卻做了睜眼瞎。”

“你親自率領一隊斥候,火速趕往東南,用伱們的手段,調查當地情況,如有變數,立即來報。”

若事事都等到了東南再去處理,唯恐為時已晚。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