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倭寇作亂沿海一帶,從來都是進攻一方,而大周隻能被動防守。
原因是倭寇擅於流竄,若是主動出擊,不僅難以尋其蹤跡,還容易遭遇埋伏。
可自水軍成立之後,這一現象,被徹底扭轉。
倭寇反倒成了防守的一方。
他們隻要是見到大周的水軍將士,就會立即逃離,不敢有絲毫遲疑。
畢竟,在這幾日以來,一些倭寇可是親眼見到過。
幾名大周將士共同殺了一個倭寇,然後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那具屍體給分屍了
一人抱著一條胳膊一條腿的,繼續廝殺
這還是人嗎?簡直就是瘋子啊!
試問,與這樣的大周軍隊作戰,誰人能不生膽怯?
這場大海之上的遭遇戰,最終以倭寇落荒而逃告終。
一些沒有殺到倭寇的水軍將士們,隻怕睡覺都睡不好了。
某條戰船上,都頭正在怒斥麾下士卒,
“那幾艘船為何行得那般迅速?眨眼就追到了倭寇!咱們怎麼不行?”
“下次再遇到倭寇,都打起精神些,直接開船撞過去!”
“不然,連骨頭渣都見不到!”
有他這個想法的水軍將士不在少數。
說實話,他們都恨不得嫌戰船行駛過慢,跳海裡遊過去了。
還要怎樣打起精神?
不管怎麼說,經過大周新建水軍那麼一折騰,福州境外的海域倒是安全了不少。
算是為即將正式啟動的海運留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七月十日,距離衛淵決定的啟動海運日期,還有五六天左右。
原代州團練使郭顥奉皇命前來福州協助衛淵統建水軍。
此刻,福州城防營大帳裡。
郭顥向衛淵說道:“將軍,末將接到聖旨時問了天使,要不要先去京城麵見官家。”
“那天使說,官家讓末將即刻前往福州,末將不敢耽誤,日夜兼程,快馬加鞭趕來。”
後者欣慰道:“經你問這麼一句,能少去較多麻煩。”
最起碼,在趙禎眼裡,會覺著,像是代州出身的將領,眼裡不隻是有衛淵,還有他這個皇帝。
郭顥道:“末將來見您之前,呼延將軍向末將簡單說了些當前水軍建設的情況。”
“呼延將軍對水軍一道頗有研究,而末將一直訓練的都是邊軍,會不會難當此任?”
衛淵搖頭道:“呼延忠是個好苗子,但就目前來說,還不是咱們自己人。”
“我走後,由你來擔任水軍統帥,我放心。”
郭顥道:“將軍覺著,末將何時去招募新兵比較合適?”
衛淵想了想,道:“事不宜遲。”
郭顥道:“對於招募新兵,末將有些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衛淵笑道:“本帥既已將此任交給你,自然是信任於你,何來當說不當說?有話直言。”
郭顥頷首道:“此次招募水軍新卒,末將想從一些沿海邊鎮,尤其是苦寒之地招募。”
“至於蘇杭等富庶之地,末將暫不考慮不知將軍您意下如何?”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衛淵又能說什麼?
這郭顥,果真如蕭逾明等人所言,有著太強的主見,不是太好掌控。
但眼下,衛淵也並無更合適的人選,
“你是擔心,從富庶之地出來的子弟,吃不了苦?”
郭顥點頭道:“將軍,咱們都是從邊疆廝殺出來的人,所以咱們知道,那些不愁吃喝的富家子弟,在戰場上是成不了氣候的。”
“反而是出身苦寒之地的百姓,為了出人頭地,隻能奮勇殺敵。”
無論國與國之間發動怎樣的戰役,其中必有一個說法是要捍衛百姓安危。
但實際上,每次打仗,受苦的總是老百姓,既得利益者,反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毫不違言的說,衛淵的晉升之路如此之快,與戰死在邊疆的每一位士卒都脫不開關係。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正是如此。
“水軍的成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如果隻招募窮苦子弟,也難以保證他們會為那些世家商賈‘保駕護航’。”
“本帥的意思是,還是要有一部分的兵力,是從世家望族中挑選。”
“為了誰而戰,就要去用誰,這一點,很重要。”
衛淵語重心長道。
說白了,他不願拚命的都是窮苦子弟。
水軍的成立,一是要穩住東南沿海一帶的局勢,二是為那些往來海運的商賈服務。
既如此,就該由那些商賈子弟參與。
不想參與?那海運也不要參與了。
郭顥離去之後,範純仁就與衛淵開始商議第一批參與海運的商賈。
首先是福建路本地商賈。
範純仁道:“這幾日,各國所
需的生意契約,已經擬好,率先發給福建路的世族、商賈,由他們準備貨物。”
“至於兩浙等諸地要參與的商賈,我舉薦了幾個,你看看,合不合適。”
一般來說,朝廷是禁止商賈與海外諸國直接展開貿易往來。
於是,朝廷就成了一個類似中間商的存在。
由官府組成橋梁,讓商賈與海外諸國展開貿易,如此可更好的控製海運諸多事宜。
福建路當地的地方官吏,包括蔡襄在內,當然是希望第一批參與海運的,隻有他們當地的商賈。
但這並不切實際。
海運是國家的大事,不是一地一州之事。
如果第一批海運,都是由福建路商賈參與,是會出亂子的。
所以,衛淵與範純仁,會以舉薦的方式,推舉其餘地方比較優質的商賈去參與海運。
其他地方的商賈想要獲得參與海運的舉薦,就隻能給他們二人送好處。
衛淵看了一眼範純仁遞來的名單,上麵的許多世家,在朝中都有勢力,似與他們範家有著千絲萬縷的往來。
他彆有深意的開口道:“範大人舉薦的這些人,有說法啊。”
範純仁笑道:“彼此,但就實際而論,他們也的確有著足夠的能力參與海運,第一批海運,事關國朝顏麵,我這也是經過慎重考慮所挑選出來的一些人。”
衛淵點了點頭,呼出一口濁氣,喃喃道:“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範純仁好奇道:“那股東風在何處?”
衛淵笑道:“一場對陣倭寇的空前大捷。”
空前大捷?
範純仁若有所思,“靜候佳音了。”
七月十一日正午,衛淵親自下令,命四千水軍將士齊齊趕往釣魚台、赤尾嶼,向盤踞在此的倭寇發起總攻。
同時,命蕩虜軍、各地官兵,對有意影響海運正常貿易的各地山寨、匪患勢力,進行全麵清洗。
本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以往危害一方的家族式山寨,被徹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