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背水一戰——梁達(2 / 2)

他認為,隻要能夠將臨漳城拿下來,那麼,就能為困在相州的遼軍打開一個缺口。

而這個缺口,可能就是遼軍的退路之一。

但他實在沒有想到,林兆遠親自駐守的臨漳城,居然會那麼難啃。

臨漳之於相州,的確算是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重鎮,但此城不高且不厚,是典型的易攻難守,要不然,耶律信先也不會放棄攻打距離最近的永和,反而繞道攻打臨漳了。

由於臨漳城較為難守,僅僅隻是一日之間,駐守在臨漳城的大周將士,傷亡就已高達上萬人,戰況不可謂不激烈。

當然,耶律信先也付出了上萬人的慘重代價。

近乎一比一的傷亡比例,讓林兆遠意識到了,遼軍主力的凶悍。

怪不得能夠將大周的軍隊打到隻能固守,連反擊的能力都沒有。

論單兵的作戰水平,大周的將士與遼軍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尤其是,林兆遠麾下的軍隊,還是從江南帶來的散兵遊勇。

對他來說,首戰,能夠做到與敵軍一換一,即使是守城,也是一個不錯的戰績了。

相州城外,周軍大營裡。

隨著梁達將四十萬大軍帶走以後,為了不使耶律仁先感到疑惑,衛淵特意命剩餘的二十萬大軍,繼續以不惜代價的方式猛攻相州。

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徒增傷亡。

畢竟,就算是三歲孩童都知道,僅靠二十萬兵力就想拿下有二十萬人守城的相州,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但衛淵依然要這樣做,就是要給繞到耶律信先後方的梁達部硬撐出一段用以決戰的時日。

否則,一旦耶律仁先知道周軍的想法,必然會出城支援耶律信先,或是派人告知耶律信先,讓他北上轉移。

到手的鴨子,衛淵不可能讓他飛了。

隻是這樣做,傷亡實在是太大了。

“衛帥,攻城數日,我軍傷亡就已有四五萬人,如今可戰之兵,隻有十六萬,這仗再打下去,隻怕將士們的心氣都要被打沒了。”

蕭逾明憂心忡忡。

衛淵又豈能不知?

但是,這個布局,都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

無論敵我雙方,早已全無退路。

“梁達到哪了?”衛淵問向一旁的沈青。

後者道:“已過臨河,不日就能抵達清豐鎮。”

清豐鎮位於內黃南方,兩座城之間的距離僅有五十裡,互為犄角之勢。

蕭逾明皺眉道:“不日是什麼時候?”

沈青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為了實現戰略性繞後突襲的戰術,梁達命全軍走山路行軍。

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抵達預計位置。

也就是說,不僅遼軍不知梁達的動向,哪怕就連衛淵,也不可能時刻保證獲知梁達的具體方位在何處。

“照這樣強度的攻城,至多五日左右,我軍傷亡隻怕又會增加兩三萬人。”

“在此期間,倘若敵軍看出端倪,出城圍剿我軍,我軍,豈不如粘板上的魚肉?”

“徐將軍昨日傳來的戰報,這幾日,他們守城也很艱難,倘若臨漳城被破,衛帥的所有謀劃,都將化作無用功。”

“衛帥,您乃是三軍主帥,不如暫且離開相州,返回湯陰指揮全局,由末將率領全軍繼續攻城?”

蕭逾明建議性說道。

衛淵卻搖頭道:“不可!”

“本帥一旦離開相州,耶律仁先必然會猜到我軍內部空虛,屆時,我軍駐紮的

此地,就會成為死地。”

蕭逾明唉聲歎氣,“梁達行軍的速度太慢了,他行軍不是一向都很快嗎?怎麼到了這節骨眼上,卻慢的跟烏龜一樣?”

站在大局觀上考慮,倘若梁達沒有在指定時間,抵達預定位置,那麼整個全盤,都有傾覆的危險。

說到底,還是大周軍隊的單兵素質太差了。

但凡能夠與遼軍形成正比,比如,野戰時,一名周軍將士冒死可以與一名遼兵同歸於儘。

那麼,這場戰役,就有得打。

隻是現在呢?

必須要用絕對優勢的兵力,才能與遼軍展開決戰。

此刻,衛淵暗自發誓,待此戰結束,必須要抓緊訓練大周的將士。

不說一對一不輸,最起碼也得二對一吧?

可現在,野戰的數據,告知衛淵,想要殺死一名遼兵,大周必須出動三個人為代價。

蕭逾明看到此時一臉沉默的衛淵,心裡不由得著急起來,眉頭深深皺起。

就連沈青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蕭逾明乃是儒將,平日裡最是能沉得住氣。

但現在,局勢已經嚴峻到一定得程度。

蕭逾明心中豈能不急?

猶豫片刻之後,衛淵當即下令,

“派斥候千裡加急告知梁達,務必要於五月二十五日之前,向耶律信先發起總攻。”

五月二十日。

已經抵達內黃一帶的梁達接到斥候送來的軍令,一臉嚴峻。

自從他領兵以來,無時無刻都在趕路。

但山路太難走了。

若是走官道,難免會被遼軍發現蹤跡。

既要保證四十萬大軍不被遼軍發現,還要保證能夠在已經定好的確切時日裡,對遼軍發動一次突襲總攻。

對梁達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此時,內黃官道上。

梁達看向身邊的傳令官,開口道:“傳令!”

下一刻,上百名傳令官,依次一字排開,奔行全軍,

“梁將軍有令”

“梁將軍有令”

“.”

這時,梁達大聲道:“將士們,衛帥說了,要讓我們在三日內,抵達遼軍主力身後。”

“能否痛擊遼軍,收複失地,為我大周那些死難的百姓報仇雪恨,一雪前恥,就看此戰!”

“放下一切輜重,不惜一切代價,在衛帥指定時日之前,向遼軍發起總攻!”

“馬跑死了,人下馬接著跑,人跑昏了,身邊的袍澤兄弟,將吃食和水扔給跑不動的將士。”

說到這裡,梁達調轉馬頭,親自握住大纛,一馬當先,朝著臨漳的方向挺進,

“大周的勇士們,緊隨本將軍,緊隨大纛,衝鋒!”

在傳令官將梁達下達的軍令告知全軍之後。

所有的將士,將一切輜重都扔在了地上,隻留著甲胄、兵刃,他們甚至連大鐵鍋都給扔了。

無論是怎樣的急行軍,火頭兵的那口大鐵鍋,是萬萬不能丟棄,除非到了背水一戰的程度。

因為一旦丟了鍋,就意味著,全軍將士身上的口糧,隻能堅持幾日,而在這幾日的時間裡,他們必須要戰勝敵軍,否則,就算是餓,也能將人給活活餓死。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