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天要亡我大遼?(1 / 2)

衛淵有意收周桐為弟子,是看重了對方的武學天賦。

方才為對方探脈之時,的確感到對方骨骼驚奇,不說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好手,對於武夫一途來講,也是罕見的好手。

嘉佑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清早。

衛淵親自擦拭甲冑,保養關刀,待一切做好之後,他召集諸將,宣布今日暫不攻城的將令。

同時,也在營中布下了天羅地網。

待眾將離開辦事之後,衛淵單獨將陳大牛留下,道:

"昨夜本帥與你所言,你可都記清楚了?"

陳大牛堅定地點頭道:"都記清了。"

此役事關全局成敗,馬虎不得,衛淵再道:"將我昨夜之話,複述一遍。"

陳大牛先是抱拳,而後緩緩開口道:"衛帥說,待遼軍襲營之後,由末將率領三萬盪虜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相州城。"

衛淵點了點頭,"趁夜色攻城,倒也難為你了,不過,那時乃是相州守備最為空虛之時,錯過這個機會,可就沒了。"

他暗自猜測,經由昨夜遼軍斥候查探,必知此刻營中空虛。

由此,定能夠猜到耶律信先那邊的情況。

那麼對於遼軍來說,唯一的破敵之法,唯獨夜襲周軍大營,若是能夠活捉衛淵,則大局可定矣。

二十三日,酉時初,天際間夕陽落下的那抹餘輝,將半邊天染紅,似血,透著滲人的氣息。

周軍大帳裡。

蕭逾明、沈青與一眾出身代州的將領,正站在衛淵身前,等待著他發號施令。

時辰一刻又一刻的過去。

直至天色徹底灰暗下來,映照的整個大帳都略顯陰沉沉時,衛淵才看向眾人,緩緩開口道:

"沈青,前軍交給你了。"

"蕭逾明,由你坐鎮後軍。"

"李為,派出斥候,告訴陛下,就說,決戰,已經開始。"

說到這裡,他忽然站起身來,正色道:

"諸君,此役,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本帥,將與你等,同在!"

下一刻,所有將士齊齊作揖,"諾!"

相州城內。

鬍子花白的耶律仁先一直盯著天色,直至黑沉沉,不見明月星辰時,他才轉過身去,看向站成數排的遼軍將士,道:

"隻留有三千人守城。"

"今日夜襲周軍,如若不成,即刻北上,經成安,入肥鄉,繞道邯鄲。"

"若成,則全殲衛淵麾下軍隊之後,即刻東進,與信先前後夾擊永安、臨漳!"

說到這裡,他麵色一變,極其沉重道:"諸將士,此戰,關乎全局之成敗,望諸將,奮勇殺敵!"

遼軍將士如大周那些將領一般無二,也是齊齊作揖,道了聲"諾"。

敵我雙方將士都清楚,此戰,是決戰,是關乎中原大局的一戰,且有進無退。

一旦退了,遼國數十年氣數,將毀於一旦。

"出城,殺敵!"

在相州城門打開的那一刻。

趁著夜色的掩護下,耶律仁先一馬當先,朝著周軍駐紮大營的方向,疾馳而去。…。。

"殺!"

"駕!"

"."

騎馬聲,喊殺聲,各種各樣的聲音,充斥在灰暗的天際下。

大地上,沙石都因此顫抖。

對於耶律仁先來說,豈能不知衛淵在營中已經布下天羅地網?

隻是,此戰,遼軍不能再拖了。

必須要打。

不打,耶律信先就會麵臨孤軍深入,十麵埋伏的境地。

明知周軍境內有埋伏,耶律仁先也彆無選擇。

而且,他也有著極高的自信,認為在空曠的大地上作戰,才能將大遼勇士的好戰血脈激發出來,才能破敵於野。

周軍大帳裡。

甲冑著身,手握關刀的衛淵,正聽著一名又一名,冒著滿頭大汗的斥候過來稟報,

"衛帥,遼軍距離我軍,僅有三裡!"

"衛帥,遼軍距離我軍,上千步!"

"衛帥,遼軍到了!"

"."

聽到這裡,衛淵豁然起身,神情肅穆道:"將中軍大纛立於主帳前,本帥親護大纛。"

"命前軍將軍沈青不可戀戰,鬆開口子,放遼軍過來!"

說罷,他手握關刀,矗立於插著大纛的高台上麵。

大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不少隱藏於各處營帳外圍的周軍將士,見到衛淵出現的那一刻,仿佛都像是吃了定心丸一般,原本有些驚顫的情緒,此時竟是得到了穩定。

任誰都知,敵我雙方實力差距懸殊,尤其是在野戰的情況下,誰敢與遼軍硬碰硬啊?

自遼軍南下以來,周軍的防備兵力,無不是見了遼軍就跑。

是成編製的軍隊,比如安肅軍、廣信軍等,都被遼軍打散了不下三次。

就此,在大周境內,就傳出了那麼一句話,"遼軍野戰無敵"。

而今日,他們堅信,衛淵,將帶著他們,打破這樣一個神話。

前軍大帳外。

耶律仁先已經來到此處。

他盯著前方無比寂靜的周軍大帳,心思愈發深沉。

越是寂靜,越代表著周軍正嚴陣以待著。

恰巧這時,有名腦子不太好使,隻知衝鋒陷陣的遼軍將士開口道:

"大帥,周軍接連數日攻城,此時必是人困馬乏,故而天色一暗,就已陷入沉睡當中,實乃天助我大遼!"

耶律仁先看了他一眼,悄悄將他的名字記在心中,同時暗暗發誓,無論將來情況有多麼糟糕,都不能讓那將領獨自領兵。

隨後,他拔出腰間彎刀,大聲道:"兒郎們,生擒衛淵,剿滅周軍,建功立業,隻待今朝,直奔中軍大纛而去,殺!"

中軍大纛,是三軍的精氣神。

隻要大纛倒下,也就意味著,亂軍殺伐當中,周軍已經沒了主心骨。

這時,剿滅周軍,便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殺啊!"

隨著幾名遼軍將士的衝鋒,頃刻間,十餘萬遼軍便不惜代價的衝向周軍大營裡。

然而,在他們剛步入營寨的那一刻,周將沈青就已命將士放箭。…。。

一時間,火光四射,將最前沿的營帳都給燃燒起來。

不少遼軍士卒,因為一時不察,紛紛從馬背上跌下,倒在了地上。

那些沒有被箭矢所傷的遼軍,瞬間做出反應。

騎馬的將士迅速衝鋒。

沒有騎馬的,比如弓弩兵等,則朝著射來箭矢的方向,拉起弓弩射去。

那些朝著周軍所在方向衝殺的騎兵,遭遇了很多阻攔,比如擋馬繩,地陷、斬馬刀等等,因此而傷亡慘重。

不足一刻的功夫,遼軍至少傷亡數千人。

然而,這並不能使遼軍心生膽寒,甚至還卯足了勁兒頭,朝著周軍所在的方向衝殺而去。

沈青知道,那些陷阱不足以阻礙遼軍進攻的步伐,恰巧這時,衛淵那邊傳來將令。

他當即指揮前軍將士,大聲道:

"且戰且退,消耗敵軍,不可戀戰,殺!"

前軍將士僅有三萬,不可能阻擋住十萬遼軍鐵蹄的衝鋒。

而前軍將士的作用,隻是要消耗遼軍,讓他們推進緩慢,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

衛淵想要的結果,就是讓他們的鬥誌有所衰落。

很快,就有少量的遼軍衝到了中軍大帳裡。

而沈青的軍隊也撤了過來。

衛淵瞧見形勢有所變化,當即命令蕭逾明率軍繞後突襲遼軍,來個前後夾擊,若是能使敵軍三而竭,則會增加衛淵的贏麵。

周軍大帳外。

耶律仁先見到自己的軍隊正在緩慢推進,雖有憂慮,不過總體來看,占據著較大優勢。

"剩下的將士,隨本帥殺進周軍大營當中!"

他要親自發起衝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