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明白過來,就問道:“那個老宦官和你是什麼關係?”
宦官擦乾眼淚躬身說道:“回閣老,那是我師傅!原來值房裡麵的燈火和碳盆歸他執掌。他走了後這差事就歸我了!”
有了這個宦官的對照,眾人心中那個老宦官的形象清晰了許多!不多言,不多語,做事穩,從未出過錯!平時就好像這個人不存在一樣,但是需要燈火和炭盆的時候,東西一定會準時出現!這就讓他們更加歎息了!
這時小吏說道:“若他是你師傅,他怎麼不來找你救個急?”
宦官低聲說道:“宮裡規矩大,奴婢出不去,他進不來!就是偶爾有休沐的日子,奴婢又不知道他在京師,根本就看不到他!若不是閣老說起這件事,奴婢還以為他回鄉了!”
眾人聽了這話又是一陣歎息,不過也隻不過是歎息而已!畢竟一個宦官的生活對這些掌握著大明最重要事物的人來說,隻不過是增加了一些談資而已!
眾人又簡單議論幾句,張四維看見張居正一直沒有說話,就好奇的問道:“太嶽,你對陛下安排的這兩件事情怎麼看?”
張居正緩緩說道:“這兩件事情乃是善政,隻是這出主意的人恐怕不是陛下,而是那個錦衣衛小旗劉昊嘉!”
張四維說道:“看來太嶽是格外關注此人呐,難道此人有什麼特異之處不成?”
張居正說道:“我覺得此人甚為危險,應該打發出京師去!”
申時行揮手示意那個宦官退下,然後說道:“不至於吧?他出的主意不是挺好的嗎?”
張居正說道:“此人若僅僅是個幸進之徒也就罷了,隻是從這兩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此人十分聰慧!如果日後此人立於廟堂之上,隻怕禍害要比江彬錢寧之流更烈!”
眾人聽了都一陣沉默。當然大家心裡也明白這麼給劉昊嘉定罪並不公平,但是沒人打算替他說話!原因最簡單,就是因為劉昊嘉是武人出身!現在整個大明朝由文人主政,正是歌舞升平的時候,哪裡需要武人來冒頭?所以如果武人上位的苗頭出現,將其除去也算是未雨綢繆了!
張四維沉默片刻說道:“隻是現在就處置了他卻沒什麼明目!”
張居正說道:“無妨,不著急!日後尋個機會,遠遠的打發出京師去也就是了!等日子久了,陛下也就忘了他了!”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附和,表示這種幸進之徒就應該遠遠的離開陛下才對!至於剛才他們談論的那個老宦官和還在哭泣的中年宦官,早已經被他們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