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多久,申時行舉起手中的律書歎了口氣說道:「首輔,諸位,看來那武寧伯依仗的就是這一點了!」
眾人聞言都湊過去觀看,掃了幾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張四維不由得長歎一生說道:「真是妖孽一般的人物!罷了,此事就看底下人如何爭奪吧」
其他幾位閣老看了申時行手中的律書也是表情木然,又聽到張四維的話,就各自歎息一聲去忙碌了,好像這件事情完全沒發生一樣。
閣老們不發話,但是下麵的人卻都活動起來,四處打探消息,看下麵的反應。
到第二天的時候,整個京師裡麵已經徹底沸騰起來,勳貴一方不用說,他們已經搶占了先機,現在派出去的都人差不多都快趕到天津了,所以留在京師的那些人每日裡相互宴飲,暢想著未來大筆銀子入賬的情景,十分的快活!
而民間的反應依舊是十分平淡,畢竟開海這種事情對他們這些升鬥小民來說太遙遠了,隻不過是增加了一份談資而已。他們其中有些人覺得開海是個好事,或許能多出一項生計來。而有些人覺得開海是件壞事,說不定真的會引來倭寇,到時候倒黴的還是自己!ap.
而文官一方反應就複雜了許多。大批的人上書要處置武寧伯,反對開海!理由從祖製開始到會引來倭寇不一而足!但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勳貴家裡,甚至直接去天津打聽開海的具體情況,然後就是寫信給宗族中的傳消息,讓他們儘快派有分量的人到京師來一趟。
尤其是那些出身江南望族的官員和士子們更是大聲疾呼,要求朝廷禁止開海。更有人直接說武寧伯此舉是為了掩護他勾結海盜,準備從天津直逼京師,想要改朝換代!
不過也有不少官員和士子讚成開海!他們列舉了開海之後種種好處,到處遊說上官,四處宣揚,為了開海進行儘心儘力的樣子!所以持反對意見的雙方一旦湊到一起難免就要辯論一番!
而京師裡麵最不缺的就是官員和士子,所以他們經常出沒的酒樓,青樓和妓館裡麵到處都是相互辯論的聲音!不過好在大家都是讀書人,倒沒有升級到物理攻擊,不過「彼其娘之」卻說不得要多說幾句!
此刻滌煩樓中便是這般模樣!兩批官員和士子相互辯論不休!有趣的是,此刻一樓大廳當中有如打仗一般,壁壘森嚴的分成三派!左側的一派便是反對開海的官員和士子,而右側自然是讚成開海的。至於中間的那些人就是沒什麼想法的中間派,不過相對來說人數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