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真實的李舜臣(2 / 2)

說到李舜臣,此人在朝鮮人口中可謂是如雷貫耳!而他的所作所為也稱得上英雄二字!隻是他的戰績卻被人為的神話了!事實上,他隻是趁勢而起的一個普通愛國將領!

在倭人入侵朝鮮之前,朝鮮給人感覺是非常穩定甚至是安靜的。在一個長期的和平條件下,朝鮮依附於中國形成穩定的基礎。然而這一點其實隻是假象,其實朝鮮的內部鬥爭非常激烈,甚至可以用殘酷來形容!

當時的朝鮮王朝出現了兩班鬥爭。兩班指的是朝鮮國王麵前東邊的文班與西邊的武班,隨著發展兩班漸漸被貴族和勢力控製形成了一種固化的對抗,當時的兩班分為東西人黨。當時東人黨占據了上風,因為對西人黨的態度不同又分成了南北人黨。

就在他們自己內部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朝鮮接收到了倭人即將侵略的消息,更是以明麵上消息為主!因為豐臣秀吉給朝鮮國王去了一封信,其大致的內容是:“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而直入於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

朝鮮國王果斷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但在如何麵對即將到來的入侵時卻變得舉步維艱!因為其國內黨爭非常激烈,以至於即便到了國家存亡之秋仍然是相互攻擊與掣肘。

在很多曆史記錄中,朝鮮國王都被描畫成一幅懦弱的表現。實際上真正使得這種局麵出現的根本原因來源於朝鮮內部激烈的鬥爭!導致國家明知道危險已經到來卻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策略,那麼遭遇失敗則是必然的。

此時的李舜臣其實還並不出名。李舜臣的父親原本也是朝廷官員,可是在激烈的爭鬥中受到牽連導致失敗,這讓李舜臣從小吃了很多苦頭。

之後李舜臣22歲時參加了武科舉考試,結果不中。一直到了32歲時候才得中,不過這回成績非常優異,以丙科四位的成績合格。在他從軍不久,他的機會就來到了!

在武人進攻路線圖就可以發現,他們的主要進攻路線是從慶尚道的釜山和左水營地區登陸,然後攻入忠清道後向京畿道發起攻擊。而李舜臣的軍隊在全羅道,所以日軍的主要進攻路線並沒有將全羅道當做是攻擊的目標,這使得李舜臣所掌控的水軍基地並沒有喪失,可以長期的補給與修繕自己的戰艦,從而長期穩定的投入戰鬥之中這為他能夠取得輝煌成績打下了基礎。

同時巨濟島上元均水軍擁有大量戰船,並且擁有巨濟島作為防禦的要塞可以進行抵抗。但是在陸地上守將慶尚道左兵使李玨搶先逃跑了,這意味著在島上的元均同樣需要抉擇!

元均原本可以選擇向全羅道撤退,但是不戰則退會遭受嚴厲的懲罰,這最終讓元均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巨濟島水軍自沉!

於是李鈺為了避免自己受到製裁,到處宣揚日軍的恐怖與強大!而元均則未戰就毀滅朝鮮水師,自然也是一樣的處置!所以在這兩個臥龍鳳雛的作用下,朝鮮南部慶尚道防禦瀕臨瓦解,這對於朝鮮是一個巨大損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