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帝聞言點了點頭默默無語,開始在心底裡盤算行事的步驟。他知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鬥。而且他更知道一點,他立朱常洵為太子的想法其實早就已經有了,隻不過他知道以前自己根本做不到,所以才沒嘗試去做而已。
可是如今他覺得自己在劉昊嘉的幫助下,已經成為了真正掌握皇權的皇帝,和父祖文不一樣。所以他準備效仿一下太祖太宗皇帝,想迫使群臣們低頭!
不過想到這裡時他又感覺有些遺憾!劉昊嘉沒有在身邊,這讓他行事有了很多顧忌。尤其是錦衣衛剛剛換了新的指揮使,還不能做到如臂指使,總要給胡昌浩一個機會才好。
不過他又馬上告訴自己,自己能夠處理這件事情,不必事事依靠劉昊嘉!畢竟現在他才是真正掌握了權利的皇帝!所以他真的下了決心要立朱常洵為太子!
萬曆帝有八個兒子,其中皇二子、皇四子和皇八子都是一歲夭折,其餘五個皇子,能夠競爭皇位的隻有皇長子朱常洛和皇三子朱常洵。皇後無子,皇長子常洛雖不是嫡出,但年齡居長。
皇三子常洵雖齒序老三(老二已死),但母親鄭貴妃受寵。朱明家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萬曆帝認為子以母貴,想立鄭貴妃生的朱常洵。這場立儲風波長達30年。
皇長子朱常洛的母親,姓王,本為萬曆帝生母李太後在慈寧宮的宮女。一天,萬曆帝去看李太後,太後不在,王宮女在,就心血來潮,幸了這位王宮女。
王宮女懷孕,老太後發現,便問是怎麼回事,王宮女照實說了。明宮故事,宮中承寵,必有賞賜,作為日後驗證;還有文書房內太監做記錄。當時萬曆帝覺得不光彩,沒有賞賜給王宮女信物。
有一天萬曆帝陪侍李太後吃飯,太後話點到這裡,但萬曆帝不回應。李太後命取出內起居注給萬曆帝看,並好言相勸說:“吾老矣,猶未有孫。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貴,寧分差等耶?”於是,萬曆十年四月,封王氏為恭妃。八月,朱常洛(泰昌帝)降生。
後來王恭妃住進景陽宮。這是東六宮中離乾清宮最遠、最小的一座宮院。王恭妃住在這裡,受到萬曆帝的冷落,如同被打入冷宮。不久鄭貴妃因生皇三子朱常洵,晉封皇貴妃,但恭妃並未晉封。
這個情況引起朝臣們的猜疑,莫非皇上要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儲君?於是,君臣間開始了關於立儲的所謂“國本”之爭。這場“國本”之爭,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明白,說的就是在曆史上萬曆帝想要改立太子的事情!可是這件事情在本人來看,其中過程充滿了疑點!那就是萬曆帝未必是真的想離朱常洵為太子!
首先來講,就是皇帝也是人,他也有情!所以他在做某些選擇就比較艱難了!身為人父,麵對著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如果帶入到自己身上,那一定是希望他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過完一生!
所以如果本人是皇帝的話,一定會選擇最能吃苦,最能乾的兒子做皇帝!因為這個位置真的不好做,太辛苦,太勞累!要麵對太多的選擇和鬥爭!至於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一定會封他一個親王,讓他既有些小權利,還有足夠的富貴,快樂的過完一生!正如古人詩中所寫:“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