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家丁的這番暗示就讓張鬆等人樂開了花!因為一般這種情況下銀子是當麵給的,如今沒有當麵兒給就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準備的銀子挺重的,當麵兒給他們拿著不方便!所以他們才這麼開心!
張鬆等人離開以後,劉昊嘉走進房間把所有人打發出去,打開萬曆帝送來的那份中旨閱讀起來。結果他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因為萬曆帝在這份中旨上明確說了,那些士紳之中,除了首惡要加以嚴懲以外,其他的人予以象征性的懲罰即可。理由就是在改革徹底完成並產生效果之前,士紳還是大明的基石,不可以行動。
放下聖旨後劉昊嘉思索了半天,然後對著門外大聲說道:“來人,去請周先生他們過來。”
這些年劉昊嘉身邊的人一直在調整。其中調整最大的就是他的幕僚團。他知道自己即便是一個穿越者,眼光或許看得很遠,但是基礎並不牢固。所以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給自己籌備了一個幕僚團。
最高峰的時候他的幕僚有二十餘人。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他對大明的官場越來越熟悉,最終幕僚隻保留下三個辦事最妥帖,眼光最獨到的幕僚,其他人全部打發到產業當中去執掌一方了。而這些人經過他的熏陶之後,也確實有所進益,事情做出來讓大家都交口稱讚。
不多時有三個人一臉疲倦的走進來。看來這三個人這段時間也沒少看文書。當前的一個人名叫周不凡,後麵的兩個人一個叫做韓建新,一個叫做吳宏宇。
這三個人都是秀才出身,但是才學都不錯,接人待物更是挑不出毛病來,人情世故也非常懂。但就是一點,考運不佳!不是臨考時生病,就是考試的時候遇到了學識更好的人,把他們擠出了名額之外,要麼就是就是遇到科舉舞弊或是其他問題!
總之人到中年了,卻連個舉人都沒混上。所以乾脆也就歇了求功名心思,給人做幕僚糊口。可是他們的秀才出身卻限製了他們的前途。畢竟誰也不想請三個秀才出身的人做幕僚。先不說能不能做事,光是這身份就拿不出手來。
所以在他們聽說錦衣衛招人做事的時候,為了養家糊口,隻好進了錦衣衛裡麵做書吏。結果輾轉反側之後,這幾個人居然進了劉昊嘉的幕僚團!
等幾個人進門之後施禮,劉昊嘉攔住說道:“每日都見幾次,總是施禮太麻煩了!都坐吧!”
等他們坐下後,劉昊嘉把兩份聖旨拿出來往桌子上一丟說道:“聖旨你們估計已經聽到了內容了,這份中旨你們自己看看吧。”
他們三個人對劉昊嘉這種對聖旨毫無恭敬態度的作風早就已經習慣了。這倒不是劉昊嘉蔑視皇權,而是他深刻的知道一件事,任何權利的背後都要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要是有實力的話,隨便寫個小紙條丟過來也會有人嚴格執行,要是沒有實力的話,你便是用金書玉帛寫一份旨意也沒有人在乎。所以他對形式上的東西一向不是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