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是有眼睛的,是特彆關注李天明的,俞琴的身上,終歸沒有出現奇跡,沒有給李天明添加弟妹。
李天明在父母的寵愛中生活著,儘管有時候很寂寞,也很孤獨,但是李天明畢竟感覺到了生活的美好,感覺到生活是那麼的美好,陽光溫煦地流淌著。
李天明年滿七歲時,李雲愽把他叫到身邊,說:“明兒,想去學堂嗎?想去學堂讀書嗎?學堂可是一個好地方,讀書可是一件好事情!”
李天明不知道什麼叫做學堂,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讀書,他隻對大山和天空感興趣。
李雲愽跟兒子說學堂,說讀書,其實不是真心話,是隨意說起的。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雲裡縣城有官學,山裡有私塾。無論是送孩子到雲裡縣城讀官學,還是送孩子到山裡讀私塾,都離不開錢,李刀磨除了幾個財主,除了客楚林,其他村民手裡沒有幾個錢,而現在的李雲愽,手裡有50個大洋。
從曆史上看,教育是尊貴的,是官宦子弟的專利權,到了春秋時期,孔夫子極力主張全民讀書,實行全民教育。
然而人們發現,孔夫子強調全民讀書的前提是錢,隻有身上有錢,讀書才能成為現實。
李刀磨村民想到過改變自己的命運,想到過送孩子去讀書,通過讀書來促使孩子過上好生活,但是他們在貧困麵前,理想最終都化作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