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二件事(2 / 2)

他主張舉國體製,但隻針對“國”字號運動隊,對李元衛留下的聯賽製度“蕭規曹隨”,既不推進,也不倒退。

信蘭城把聯賽管理全都交給競賽部,自己甚少接觸球隊。

事實上信蘭城完全不相信聯賽能提高隊員水平,尤其是後備力量的培養,俱樂部老板都心不在焉。他認為CBA球員一年隻打32場球,遠遠沒法跟國青隊相比。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在“國”字號隊伍的建立上麵,各級隊伍一一建齊,長期集訓,多打比賽。為了鼓勵地方體育局重視後備力量,他到體育總局爭取到一枚“U18籃球”金牌,史無前例。

可以這樣說,李元衛是浪漫主義改革派,信蘭城是保守主義舉國派。

兩人都在體製鐵籠內做事,李元衛希望衝破“鐵籠”,信蘭城根本沒指望“鐵籠”會打開,因為“鐵籠”的鑰匙根本不在他們倆手裡。

“鐵籠”堅固如常,李元衛不怕頭破血流仍要往外衝,信蘭城安心呆在“鐵籠”內,指望舉國手段的效益最大化。

曆史發展的結果,是李元衛改變不了現狀,信蘭城悉心強化的“國”字號球隊兵敗馬尼拉。

至於CBA聯賽,你重視也好,不重視也好,因為無法改變其體製,照樣黑哨橫行,腐敗滋生。

中國籃球的悲劇,是那個堅固的體製鐵籠,讓你頭破血流往外衝也不是,安之若素留在裡麵也不是。

但是此時坐在他麵前的李元衛很顯然看不上他前任的信蘭城。

他更想衝出這個牢籠。

陸非不置可否,改變中國籃協的任務會在十幾年後,落在身旁這個沉默寡言的大個子肩膀上,而陸非能做的就是在他能力的範圍內,儘量去幫一幫姚明。

陸非和姚明答應了會幫助李元衛勸回王治郅之後,姚明還向李元衛提出了一些對於中國男籃發展的一些建議。

其中就包括一條:學習NCAA,讓籃球成為體教結合的運動。

李元衛思考了很久,手裡一直夾著那支煙,不停的抽著。

房間內煙霧繚繞。

陸非知道,無論是現在的自己還是姚明,都無力改變中國籃球的現狀。

而他們做的,就是回到NBA,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幫助中國男籃撐過最艱難的時期。

嗯,

順便還要幫一幫王治郅。

……

回到樓下後,陸非繼續收拾行李,因為他打算今天就離開國家隊,幾天以後,他要飛往西雅圖,開始新的征途。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