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堂抽出信紙寫信,抬眼問了一句:“查清楚了?”
赫連蘇就近坐下回:“對。刺殺歆兒的人是文殊公主的重孫文鬱,其父親文理,是如今鳳國國師文卿的哥哥。”
赫連堂頓筆,“我與文理、文卿兄弟倆素無恩怨,他們倒是記仇!”
赫連堂才過五十,比文理、文卿大幾歲,也算是同輩人。隻因當初文殊公主尋找無名氏的執著,窮其一生尋找。並告誡兒子文及一定要找到生父。
文及自幼受文殊公主的思想影響,學占卜、觀天象,後聽說赫連家有秘術,便隻身前往東臨偷取赫連秘術。被赫連堂的父親赫連宏打成重傷。
文及落荒而逃,也因此知道了赫連家秘術乃操控人心之術。因覬覦讀心能力,文及萌生了占為己有的念頭。
卻因赫連家銅牆鐵壁,且讀心術世代傳承,不知道會傳到誰的身上,一直沒有機會下手。
文及一生隻做兩件事,一是占星卜卦尋找無名氏下落,一是研究攻克讀心術的方法。後因年輕時候的重傷落下殘疾,三十幾歲才得了兩個兒子,不到四十便去世。
留下尚小的文理、文卿,在文殊的教導下,對赫連家產生了恨意。兩人繼承文及衣缽,尋祖父、練就屏蔽讀心的本領。
兄弟倆不同的是,文理比較極端,對赫連家的讀心術深惡痛絕,一心想要殺了赫連家人為父報仇。時常告誡文鬱,遇到會讀心術的人,一定要殺了他(她)替祖父報仇。為此,他練出可以禁錮讀心術的邪術。
文卿精通星象之術,更想得到讀心術。在算出無名氏與讀心之人同在鳳國之時,趁鳳國災害之際,入鳳國成為國師。一為尋找無名氏,二為抓捕讀心之人獲取讀心能力。不曾想一個六歲的孩子已經駕輕就熟的掌控了讀心術。導致他反被控製。
另一邊,因為文理重權勢,仗著自己是文殊公主的孫子,在文海國朝中玩弄權勢,受皇帝忌憚。文卿則出入江湖,一心潛修,完全拋卻了文家的背景,備受世人尊敬。
在文海皇帝得知文卿去了鳳國後,暗中對付文理。文理自知逃不過皇室的陰謀,命人偷偷送走文鬱,告訴他去鳳國皇城尋找文卿。
文鬱即將逃至鳳城,被追來的死士打傷,死裡逃生躲過一劫,這才有了路邊遇到宋銘的事。
赫連蘇查清整件事情後,派暗衛尋找受重傷的文鬱,卻一無所獲。他既然沒有回文海國,必然藏匿在鳳國某處。
“爹!文卿老謀深算,把文鬱藏得隱秘,不如,咱們設法逼他主動交出人來!”
赫連蘇心中早有計劃。文理已死,文鬱不過是文卿的侄子。與侄子相比,自然他自己的兒子更重要!
文理、文卿因為自幼跟隨其父親修煉邪門道法,身體受損,人至中年,均是三十好幾才有兒子。文鬱不過十二。文卿的兒子文邧今年九歲,幼時一次意外導致失聰,此後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自閉。
文卿一心想得到讀心術,根本上也是為了文邧。隻要他能夠獲取讀心術,成功嫁接到他兒子身上,文邧即便耳朵聽不見,神識也可以聽到彆人的心聲,日後生活與常人無異。
赫連蘇已經找到了文邧的藏身之處。隻要將文邧抓來,用文邧交換文鬱,文卿必然妥協!
赫連堂待手中信寫完,放筆道:“你想做就去做。我們不找麻煩,麻煩也會主動找上門。以文卿的道行,歆兒之前對他的控製必然被破除。你把他引出鳳國,免得誤傷!”
赫連蘇頓悟,還說不幫忙,這不是明著幫鳳擎天解除隱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