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凝雪搖了搖頭:“我後麵還有很多。”
旁邊的參賽者開始唉聲歎氣的重新弄,顯然被這麼一打擊,信心儲備不足了。
蘇凝雪看了他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從瓶子裡擠出一點膠水,遞給他:“我先借給你一些,你彆歎氣了。”
“這麼點兒也不夠啊!”
“可是按照你的用量,我就算把剩下的都給你,也不夠。”蘇凝雪舉著膠水,正好被攝像機拍到。
對方想了想,還是選擇接過膠水,輕聲對她道了句:“謝謝。”
……
曆經三個小時過去,除了那位被攝像師中途破壞過的選手,所有人都完成了創作。
蘇凝雪給出去一些膠水,導致後麵差點就不夠用,最後的一些材料粘貼的不太牢固,但是放在那裡不動的話,就是一幅接近她理想的完美作品。
“好了,直到現在,我們的參賽選手終於都完成了作品,我們的觀眾也等了許久,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讓各位選手依次闡述一下他想要表現的課題。”
主持人將話筒直接遞給了第一排的男人。
男人的作品初期看不出來什麼,但到了後麵,有了雛形後,也確實展示出了他優秀的創作功底。
“我的作品名叫《騙人的眼睛》,海為鏡,月與海波浮沉,舟中詩人握槳,與月為伴。”
“那麼孫祥先生,您是怎麼想到,要去創造它的呢?是由什麼觸發了您的創意?”
“很簡單,所謂藝術,不過就是呈現出我們所見所聞中的美好,而我們抬頭光看月光,除了星光為伴,不免顯得單調了,可是把它放在鏡子裡,形成海天一線,就像是欺騙了人的眼睛。”
“欺騙,鏡子,孫先生這一副作品不管是聽著還是看著,都給人以不同凡響的衝擊力。那麼我們來采訪下一位……”
站在台上的參賽選手足足有一百多人,要是全都這麼詳細的采訪下來,一天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
是以,並不是所有人的作品,都會有細致講解的機會。
也不是所有的作品,值得那麼多講解。
蘇凝雪旁邊的參賽者,終於在快要輪到他的時候,將作品完成。
蘇凝雪在他創作中看了一會兒,發現這個人還挺聰明,在膠水裡麵兌水,堆砌一些,從上往下澆灌,總算不會一碰就散架。
“這位同學,剛才發生了一點小意外,我代表咱們主辦方,攝像師,向您表達一下歉意。”
主持人拿著話筒走來,攝像機由遠處對準他,參賽者不好黑臉。
“沒事,好在已經補救好了。”
“那這樣,我看您的作品很耗費時間,又那麼脆弱,您為什麼會選擇做這樣的一件作品呢?”
“那是因為,我對夢想的追逐就是如此。”
“哦?怎麼說呢?”
“我……家庭條件不是太好,隻有學習美術、創作,之所以能站在這裡,就像它一樣,不論被摧毀多少次,我都會拾起重新開始的勇氣。”參賽者說完,聲情並茂的向著台下鞠了一躬。
主持人有半晌沒有接下話,大抵,關於夢想這件事,誰也不敢貿然的評判。
“那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呃……”
隨著攝像機移動,電視機前,人們看到一件讓人‘看不懂’的作品,因為明顯脫離了主題,把準備采訪的主持人都給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