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即將成為帝王之師。
身為帝師,自當威嚴持重。
想象中的帝師形象在李景隆心中一閃而過,他輕輕清了清喉嚨,臉上的神色仿佛川劇變臉一般,瞬間變得莊重嚴肅。
他沉聲說道:“授業解惑,豈能怠慢拖延?此事我必將上奏皇上。”
言畢,他緩緩步下台階,踏入前街。
身後,曹國公府的一眾人等不禁暗自腹誹,這好話歹話全讓李景隆一人占儘了。
此時,李景隆行至街頭,正好遇上騎馬而來的朱允熥,連忙道:“微臣曹國公李景隆,參見允熥殿下。”
雖說論輩分,李景隆算是朱允熥的叔伯一輩,可他還是依朝廷禮節,以臣子之禮拜見。
朱允熥淡淡掃視李景隆一眼,隨即在馬背上側身,被早有準備的劉遠攙扶下馬。
此人顯然不是等閒之輩。
朱允熥走向李景隆,心中明了對方是先生,本當在府中靜候他們,卻親自出府相迎,無非是看在他與朱允炆的特殊身份上。
於是,他雙手抱拳,恭敬還禮:“學生朱允熥,拜見國公大人。國公屈尊出府相迎,真讓允熥惶恐不已。”
李景隆擺擺手,麵上一副雲淡風輕:“殿下嚴重了,朝廷的禮數總是要守的。”
言罷,李景隆的目光越過朱允熥,投向後方的馬車。
轉而向朱允熥低聲問道:“允炆在車內吧?”
朱允熥微微頷首,轉身之際,隻見朱允炆正不緊不慢地從馬車上下來。
李景隆立刻上前寒暄一番,之後引領著朱允熥和朱允炆,逐一介紹曹國公府中的眾人。
最終,他領著這兩位貴客,走進曹國公府書房之中。
……
朱允熥不得不承認,他以往對李景隆的評價確實帶了些偏見,欠缺幾分公允。
李景隆
在軍事上的造詣顯然並非泛泛,確有幾分真章。
就算今天隻是開篇第一課,李景隆卻能全盤掌控,以一種朱允熥完全跟得上的節奏,細致入微地剖析了大明軍隊的構成及各部協同作戰之策。
甚至還淺嘗輒止地提及了對陣漠北元軍時,如何巧妙布陣、穩築營地的竅門。
如此看來,李景隆或許尚不足以肩挑大軍統帥之重任,但作為排兵布陣的行家裡手,絕對是稱職的。
日頭已高懸正中,李景隆適時總結了這半日來的教學。
“因敵製勝,隨機應變,戰場態勢千變萬化,用兵如水,靈動不拘一格,方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無畏天塹深淵,直麵強敵而心無所懼。”
“此中奧妙,二位宜深思熟慮,假以時日,親臨戰場,自能領悟其中精髓。”
朱允熥微微頷首,腦中回旋著李景隆之前的種種舉例,仔細咂摸,心頭的領悟頗深。
利用這短暫的空檔,朱允熥悄然斜睨了一旁的朱允炆,隻見對方眉頭緊鎖。
李景隆言罷,悠然轉身,端起案後的茶盞,輕抿一口,喉間逸出一聲愜意的輕歎。
能為未來的大明皇位繼承人傳道授業,李景隆心底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抿了口茶,一股暖流滲透四肢百骸,渾身上下說不出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