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朱允炆那純真無邪的背影,朱允熥輕輕一笑,這才轉而望向匆匆趕來傳話的太監。
在洪武年間,太監幾乎是隱形的存在。
宮門高懸的鐵牌上,鐫刻著“內臣不得乾政,違者斬立決”的嚴厲警告。
這使得洪武時期的內侍們,彆說插手國事,就連與外朝官員交談都被嚴令禁止。
這位前來傳話的太監年紀不大,也就三十多的模樣。
感受到朱允熥的目光,他連忙俯身行禮:“殿下,陛下在等您。”
朱允熥微微頷首,目光轉向身劉遠:“你們是返回羽林衛營地,還是留在東宮這裡?”
劉遠立即抱拳應道:“指揮使今日有令,屬下從此便專屬殿下,雖然名義上仍在羽林衛編製,但實際上一切調度皆由殿下決定。”
他也有手下了。
朱允熥不由得輕歎一聲,說道:“其他人就請先前往東宮吧,你隨我一道前往中極殿。”
言畢,未等劉遠等人的反應,朱允熥已率先邁步,直奔中極殿而去。
來到殿門之外,朱允熥尚未踏入殿內,卻見幾名朝中官員麵色憂慮,自殿內緩步而出,一路搖頭低歎,顯然心事重重。
一旁的傳旨太監見朱允熥駐足沉思,便悄然靠近,低聲細語道:“殿下,這些人是為那位被貶至開平衛的大人求情的。”
“嗯?”
朱允熥雙眸一亮,語含深意地道:“看來黃子澄在朝中人脈頗廣,朋友不少嘛。”
那太監不敢接話,隻是一笑,引路至殿門前。
“殿下,陛下與太子殿下均在殿中等候。”
朱允熥聽到這話,將目光從遠去官員身上收回,晃了晃腦袋,使自己更為清醒,這才步入中極殿。
殿內除了少數值守,隨時準備聽候皇上與太子調遣的內侍和宮女外,彆無他人。
朱允熥繼續往裡走,隻見朱元璋與朱標正麵對麵站立。
朱元璋麵上微露不悅之色,幾次三番瞪視著麵前低頭握拳的朱標。
二人皆未察覺朱允熥的到來。
朱元璋冷目注視著朱標,麵色不悅:“他們說的話,你都聽見了?依他們的意思,若咱不召回黃子澄,就是昏聵之君。”
朱標輕歎一聲,“父皇,他們並無此心。黃子澄本就非大錯特錯,即便言辭有欠妥,父皇略施懲戒即可。”
“眼下朝臣議論紛紛,再不疏導控製,恐將後患無窮。”
朱元璋冷哼一聲,威嚴畢露:“大膽,他們能掀起什麼風浪。”
朱標的肩膀微微垂下,顯得有些無奈:“父皇,朝中大臣們……黃子澄之事,其實也是因為允熥的緣故……”
“他們竟敢如此。”
朱元璋眼眸一凜。
他猛地揮動寬大的衣袖,雙手叉腰,不滿地扭動脖子。
然而,就在這一瞬,他的目光無意間捕捉到不遠處呆站著的朱允熥。
朱元璋神色一變,臉上即刻堆滿了笑意,連眼角的皺紋都顯得格外和煦。
他語調輕快地說道:“允熥來了啊,什麼時候到的?爺爺一叫,你就這麼快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