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出大戲上演,開場曲劉知遠諸宮調(2 / 2)

變化太大了。

心事如山的馮永逸,腳步一頓,低頭望向那搭建完畢的戲台,眼神逐漸暗淡下來。

今天,他察覺到這個戲班子似乎藏著些不尋常的秘密。

隻是這到底是福是禍,他心裡沒底。

此刻,戲台上已響起戲曲。

曲目是《劉知遠諸宮調》,述說著五代時期,後漢皇帝劉知遠在逆境中與李三娘結緣,從軍發跡,終成帝王的傳奇。

若忽略劉知遠登基後的輝煌,這故事倒有幾分像極了大明朝朱元璋與馬皇後。

確實是場慶祝開場的好曲目。

那歌聲婉轉千回,如鶯歌燕舞,引得滿堂觀眾掌聲雷動。

就在這時,馮永逸眼角餘光捕捉到一抹身影。

是三爺。

他一咬牙,一跺腳,仿佛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

深吸一口氣,馮永逸目光淩厲地掃視四周,見二爺和太子妃正端坐於太子身旁,心神稍安,再無顧慮。

他隱秘身形,悄然無聲地朝前挪去。

……

“在那繁華風月排行榜,我獨占鼇頭,風采無雙……”

……

東宮之內,絲竹之音纏綿悠長。

朱允熥手持濕帕,輕輕擦拭著雙手,眼角餘光掃向戲台。

此刻,台上正演繹著元曲大師關漢卿大作《一枝花》。

戲中主角正高歌第二篇章,述說著自己作為風月場上的老將,能在佳麗群中引領風騷。

初聽之下,似乎是在歌頌那歌舞升平、風花雪月的綺麗生活,

但隨後曲風一轉,化為對時俗偏見的諷刺與不屈精神的頌揚。

朱允熥的登場,儘管靜默無聲,卻自然而然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說起來,他才是今晚戲台上下真正的焦點。

淮西之地出郡王,這在國朝曆史上前所未有。

眾人心裡明鏡似的,未來朝局的微妙變化已在悄然間鋪開。

數道意味深長的目光,不動聲色地轉向坐在朱標與呂氏身旁的江都郡王。

江南富庶啊,卻也隻是富庶罷了。

相比起劉三吾、詹徽等文臣的內斂與沉穩,

多數大明功臣武將則眼含熱切,自朱允熥現身起,他們的目光就未曾離開過這位皇孫,直至其行至聖駕之前。

“皇爺爺,孫兒來遲,還望皇爺爺寬恕。”

朱允熥舉止從容,禮儀周全,神色自若,沉穩中透著一股大氣。

朱元璋大笑道,手一揮:“你這燒烤手藝頗有意思,為我們這群老家夥增添口福,何罪之有?回頭讓老徐家那個調皮小子跟你學上一手。”

這徐家小子,正是大明禦廚徐興祖家的那位。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景川侯曹震,早迫不及待了,猛地一拍桌子,嘴角還掛著油光,放聲大笑起來。

“三爺這手藝,真絕了。改天我得恬不知恥一把,讓我家廚子跟著徐家小子到三爺那兒偷師去。”

朱元璋一個眼神殺過去,手指直指曹震,佯怒道:“你這家夥,小心吃撐了,回頭咱就讓你卸甲歸田。”

曹震嘿嘿一笑,摸了摸後腦勺,乖乖坐下,可兩手卻不閒著,又抓起一把肉串,大口嚼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