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國子監四大才子,為呂師張目(2 / 2)

言語間,章彬眉眼一挑。

眾人會意,不禁相視而笑。

忽然,其中一人收起笑容,環顧四周,拉過章彬,低聲問:“章兄,今日是要定好妙計?”

章彬目光溫柔地轉向匆匆而來的三個夥伴。

這三人同樣是國子監的精英學子,邴飛文、羅旭以及祝丞。

他們四人,在國子監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總是形影不離。

更為難得的是,他們不僅友誼深厚,各自的學業成就也是眾人中的佼佼者。

幾年的國子監生涯,讓他們贏得了“四大才子”的美譽。

章彬的目光落在邴飛文身上,語帶感慨地說:“我們幾個都曾受教於呂先生,今天能在此相聚,理應先向遠去的先生表達我們的緬懷與敬意。”

話音剛落,章彬便拉著大家坐下。

見章彬提及此事,其他三人會心一笑,默契十足。

來自蜀地的羅旭手捧茶盞,正襟危坐,邀請其他三位朋友共同舉杯。

“呂先生才高八鬥,對我們有著啟蒙之恩。沒有先生,我們或許還在漂泊。今日聚會,既是為了呂先生的血脈,也是為了共同向先生致敬,乾杯。”

幾人齊齊舉杯,神情肅穆,向著遠方默默致敬後,才一飲而儘。

來自廬州府的邴飛文,眼神不由自主地飄向不遠處的花魁秋香,眼中閃爍著一絲期許。

收回視線後,他壓低聲音說道:“關於先生親人現今的境遇,各位心中應該都有數吧?”

章彬深深歎了口氣,聲音裡滿是惆悵:“呂先生啊……先生沒有兒子,唯一的女兒進了宮,成了太子妃。先生待我們如親子,太子妃的……我們怎能坐視不理?”

這四位的啟蒙之師,都是太子妃呂氏的父親呂本。

呂本一生致力於儒學研究,在朱元璋還未建立大明王朝時,就已經加入到那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隊伍中,擔任中書掾史。

大明建立後,他入朝為官,又通過與皇室聯姻,讓女兒呂氏嫁給朱標為側妃。

然而,洪武十四年,

呂本去世。

三人聽到章彬的話,不由得一同歎了口氣。

一直沉默的祝丞開口了:“我們也是剛得到消息,事情真的穩當嗎?”

章彬眼神一閃,迅速掃視四周,確認無異常後,才鄭重地對眾人說:“消息確實了,黃子澄先生被貶去宣府鎮的開平衛。”

“全是因為現在的淮……三爺,和子澄先生意見不合鬨的。”

邴飛文和羅旭幾乎同時伸出雙手,一邊一個搭上了章彬的胳膊。

“章彬兄,快給我們細細道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章彬冷笑了一聲:“當時三爺說大明該走強硬路線,子澄先生好言相勸,可他油鹽不進。兩人就爭執起來,誰知道那時候……”

“皇……那位當時也在場?”邴飛文猶豫著問。

章彬用力頷首:“誰能料到,那位竟會出現在學堂外。他們的爭執被聽了去,許是三爺言辭鋒利,竟然讓那位偏聽偏信,結果害得子澄先生遭了殃。”

“一個文官被發配到邊疆苦寒的開平衛。”

砰。

邴飛文、羅旭、祝丞三人的手同時拍在桌上,發出沉重的響聲。

祝丞更是直接低吼:“這樣顛倒黑白,真是……真是……”

憤怒到極點的祝丞,口中喃喃自語,但那褻瀆之詞終究沒敢說出。

羅旭悠悠地說:“看樣子,那位對三爺的寵溺已經到了極點。如今他還得了淮西郡王的名號,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