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文脈的延續(1 / 2)

區區一群文弱書生,竟敢在皇城門外聚眾鬨事,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朱允熥卻冷笑一聲,反問:“為何要急於此刻動手?”

劉遠聞言,眉毛一挑,頗為詫異:“三爺的意思是……”

朱允熥輕輕應了一聲:“我要親眼看看,他們今天究竟要搞出什麼名堂。寒窗苦讀多年,在國子監深造,到頭來卻學人家搞起了……這樣的把戲。”

章彬這些所謂的國子監四大才子,加上那100多名追隨者,真把自己當成是後世那些以身許國的熱血青年了嗎?

此時此刻,一向緊閉的西安門緩緩開啟了一條縫隙。

在軍官的帶領下,無數羽林軍士兵如潮水般湧出,轉瞬之間,便將現場的監生及周圍人群隔絕開來,形成一道嚴密的屏障。

霎時之間,所有守衛西安門的皇家禁軍整裝待發,鐵甲碰撞聲轟鳴。

原本喧鬨的西安門區域瞬間靜寂。

周遭的老百姓眼見禁軍集結,紛紛噤聲,但好奇心驅使他們睜圓了眼睛,不願錯過這場即將上演的好戲,暗自揣測結局究竟如何。

身披精細鱗甲的羽林衛指揮官陶慶,腰間懸掛著一柄寶刀,麵容莊重,步伐沉穩地步入廣場中央。

他眼神淡淡地掠過在場數百名神色各異的監生,嘴角不經意地上揚,毫不遮掩輕蔑與鄙視。

若非國家安定,哪能容忍這些書生接近皇城重地。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前方,那明顯是領頭羊的國子監四大才子身上。

“你們是什麼人?此乃皇城西安門重地,居然敢如此膽大包天,聚眾在此意欲何為?”

章彬嘴角微撇,作為讀書人,他一眼便看穿了對方的身份。

區區羽林衛的一個指揮官罷了,武夫一個。

他輕蔑地哼了一聲,與邴飛文、羅旭、祝丞三位同伴並肩上前。

章彬越過陶慶,對著皇宮的方向拱手遙拜,

“國子監監生章彬,得知聖上受蒙蔽。我輩深受皇恩浩蕩,感懷於心。今日,我等誌同道合、忠誠正義之士,請求麵聖陳情。”

章彬的話語沉穩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與堅決,響徹在因羽林軍的到來而驟然安靜下來的西安門周遭。

聞聲,陶慶眼神一凜,瞳孔微收,臉上的神色霎時陰雲密布,仿佛寒氣直欲凝成冰霜。

大明20餘載的曆史中,從未有過國子監的學子,敢於踏至皇城門外,提出覲見聖上的請求。

即便是朝堂上那些權傾一時、位高權重的王公大臣,也未曾有此膽量行此非常之舉。

陶慶嗤笑一聲,目光如刃,緊鎖住章彬:“你,要覲見皇上?”

章彬挺直了脊背,淡然地與擋在麵前的陶慶對視。

一個粗魯的武夫,又怎能理解得了國家興亡的大事?

他隻是這皇城門下的一名守門人罷了。

章彬嘴角勾起一抹冷淡的笑,那笑中沒有絲毫溫度。

“是我們請求覲見皇上。”

陶慶忽然發出一聲輕笑,他的目光越過章彬,落在其身後那上百名國子監同僚身上:“你們,想要求見皇上?”

章彬對這刻陶慶的反應甚是反感,他感覺到了對方的輕蔑,仿佛以武人的狹隘去揣度他們這一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

“自國朝創立至今20餘載,我大明皇上勵精圖治,開創了洪武盛世。然而,近日皇上似被奸佞所蒙蔽,對士林精英施以重罰,乃至貶謫至邊陲苦寒之地。”

“大明龍興之地,乃國之根本,現在竟成為郡國,此舉違背國朝禮製,史無前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