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到這話,步伐放緩:“劉遠,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會有這份勇氣自我了結?”
劉遠一時語塞,思索片刻後搖頭:“屬下實在猜不出。”
前方的朱允熥驀地駐足,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章彬還有國子監學生們。”
那名叫章彬的國子監學生,與死去的青衣人有過私下交往。
現在青衣身死,雖有聖旨要處決章彬,但朝廷派遣監斬官還需時辰。
這個念頭一起,他的腳步不由得加快,直奔中極殿而去。
中極殿裡,平日僅是皇上與太子討論政務的地方,今日卻異常熱鬨,聚集了不少大人物。
定睛一看,站在這兒的個個都是朝中翻雲覆雨的重臣。
都察院、大理寺等各部門的高官,黑壓壓一片,十幾號人齊集一堂。
西安門外的風波,他們在進宮的路上已有所耳聞,此時都在暗暗揣測,皇帝召見是否便是為了此事。
然而,皇上身後還站著太醫院那位久未露麵的老院使,讓大家頗感意外。
莫非皇上為此事動怒,傷了龍體?
眾人視線各異,卻都不免帶著幾分擔憂望向那個全無帝王威嚴,隨性地盤坐在書案前翻看資料的朱元璋。
此刻,朱元璋正埋頭研究太醫院院使應景輝整理的大蒜素提取及其效用的手冊。
中極殿內靜得出奇,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皇上的發言。
剛匆匆趕回的朱標,一邊悠閒地品著熱茶,目光卻不時掠過那默默研讀冊頁的朱元璋。
上百名國子監生已由他處置,對近日頻繁出入西安門的官員也進行了警告。
按理說,朱元璋不該再深究此事了。
但事情背後的真正原因,朱標心底隱約不願深究。
東宮學堂那次事件,朱元璋明明下了封口令,卻還是泄露了出去,這背後是誰在搞鬼?
心事重重的朱標,目光掠過書案,落在自己回來後多出的一個白瓷酒壺和白玉酒杯上。
此刻,中極殿內,太監總管劉建安滿臉堆笑,腳步輕快地從殿外步入。
“皇上,淮西郡王到了。”
劉建安話音剛落,殿內十多位重臣不約而同地轉頭,目光齊刷刷投向殿門方向。
正輕輕翻閱奏折的朱元璋,手忽然一頓,臉上掛著讓人難以揣摩的微笑,眼角餘光掠過殿門,不動聲色地把玩起了手中的酒杯。
朱允熥匆匆忙忙地進入大殿,對眼前聚集的朝中重臣略感詫異,心有急事未及多思,便徑直走向朱元璋。
“拜見爺爺,拜見父親。”
朱元璋輕旋酒杯,低眉細語問道:“人抓到了嗎?”
朱允熥猶豫片刻,望向一旁沉默不語的朱標,拱手答道:“回爺爺話,那犯人已服毒自儘,其餘人均被錦衣衛逮捕歸案。”
朱元璋手裡不停轉動的酒杯突然停下,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鎖,臉上的神色也幾經變換。
最終,他輕聲歎息:“奸佞可恨,竟打算以此逃脫懲罰。”
說罷,朱元璋抬眼凝視朱允熥:“今日之事,我孫兒受委屈了。”
在場官員微感驚異,沒想到皇上會在眾臣前,如此袒護皇孫。
朱允熥反倒淡然一笑,道:“爺爺,那惡人雖畏罪自殺,但今日西安門外那群鬨事的國子監學生……”
“行了。”朱元璋沉聲打斷,未讓朱允熥繼續說下去。
在朱允熥疑惑的眼神中,朱元璋的目光轉向並肩站立的各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