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背著手,微彎著腰,仔細審視著太醫院特設的大蒜素提煉區域。
端詳了好一會兒,朱元璋伸手指向那明顯經過太醫院改進放大的蒸餾裝置。
“允熥,用這個東西,就能從大蒜中提取出大蒜素來?”
朱允熥快步上前,回答道:“爺爺,隻要把大蒜放入這個蒸餾罐中,就能提煉出大蒜素了。”
一旁,太醫院院使應景輝靜靜地望著這對祖孫,眼神深邃。
他身為堂堂大明朝太醫院的頂梁柱,他的話,皇上居然不屑一顧,非得讓皇孫再來解釋一次才行。
應景輝隨即招呼道:“你們幾個,趕緊演示一遍大蒜素的提取過程,好讓皇上看個明白。”
一聽自己也能親眼見證這一幕,朱元璋連忙點頭,滿臉的讚同與期待。
沒過多久,太醫院裡的一群年輕學徒,合力抬來了一大桶搗爛的大蒜,一股腦兒地倒進了蒸餾器中。
爐火一點,蒸餾即刻開始。
不久,整個房間都彌漫著濃鬱的蒜香。
朱元璋來回踱步,眼睛緊盯著這個奇特的裝置。
此時,應景輝悄悄來到朱允熥身旁:“皇孫,這大蒜素到底什麼時候能推廣出去呢?”
朱允熥瞥見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湊近觀察,嘴角淺笑,轉向老院使道:
“皇上和太子殿下的憂慮,我心裡有數。確實,這是我先前考慮不周的地方。”
確實,商賈們怎會因一樣東西利於蒼生,就放棄賺取那如山的財富?
應景輝得知最早提出大蒜素的朱允熥,竟也反對立刻普及全國,臉上不禁露出焦急之色。
“那究竟要等到何時?還請殿下明示。”
朱允熥微笑安慰道:“應老彆急,我最近也在思考,就算現在能製取出大蒜素,或者把這方法傳到各地,但老百姓哪能家家戶戶都有這蒸餾設備呢?”
應景輝想著蒸餾器的製作成本,不由得頷首認同。
朱允熥接著說:“所以,隻能在各州府集中生產,但像現在這樣,既像油又像水的狀態,長期保存起來很不方便,遠不如一般藥材易於存放。”
應景輝連連頷首,歎了口氣:“殿下言之有理,太醫院這幾天也發現,無論怎麼存放這些提取出的大蒜素,過幾天數量就會減少,藥效似乎也會減弱些……”
見應景輝眉頭緊鎖,一臉憂心忡忡,而朱允熥則是一副遊刃有餘的模樣。
“這是遲早要麵對的問題。”
在找不到更佳的密封手段之前,液體的自然揮發總是難以避免。
應景輝深深歎了口氣:“可要是這個問題不解決,我怕是等不到大蒜素遍地開花的那一天了……”
“這個……其實有法子……”
朱允熥望著滿麵愁雲的應景輝,緩緩說道。
應景輝頓時神色一動,眼珠子瞪得滾圓,盯著朱允熥。
“殿下,這話可不能隨意說,如果您真能把這事辦成,全天下的百姓都會記著您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