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太熟悉朱允熥的夏原吉跟鐵鉉,心裡不由得一陣驚愕,嘴巴微微張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解縉已經和朱允熥相處有一段時間了。
他笑眯眯地說:“殿下如今在教坊司的名聲可不怎麼好,那些姑娘們怕是不太願意來呢。”
朱允熥撇了撇嘴,找了主位坐下,沒好氣地道:“你問原吉兄,我上次給了他多少錢?”
解縉、夏原吉和鐵鉉坐定。
被點名的夏原吉苦笑一下,拱手行禮:“殿下,那700兩稅銀,微臣至今想起來還心中有愧。”
夏原吉真是滿肚子苦水沒處倒,眼巴巴瞧著那700兩稅銀,扔也不是,留也不是。
揣著銀子,他急忙往戶部尚書趙勉那兒趕,想把事情說清楚。
結果話還沒開口,人就被趙尚書一頓好訓,差點連珠帶炮地噴回來。
要不是他硬著頭皮,頂著滿嘴沫星子,掏出朱允熥給的字據,怕是此刻已經在家躺著休假反思了。
解縉一聽這話,眼神裡透著幾分神秘,瞅著朱允熥道:“稅銀?殿下跑去戶部交了700兩稅銀?”
他知道前幾天朱允熥借了常家的幾個店鋪賣冷食和軟冰凍。
可萬萬沒想到,朱允熥賺了銀子,居然主動跑去戶部上稅。
700兩?
前不久,常家店裡賣冷飲,雜七雜八加起來也有6000多兩。
然後,便去戶部那送去了700兩?
這稅率,已經超過十分之一了?
朱允熥迎著三人探詢的目光,頷了頷首,應了一聲。
“稅收是國家的命脈,我做買賣自然
要身先士卒,主動交稅。至於多出來的,說白了,也是為了江山社稷。”
“身先士卒……”
解縉喃喃重複,心裡頭卻是咚咚直跳。
一旁的鐵鉉臉上也露出了觸動的神色。
他們都不是愚笨之人,否則日後怎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夏原吉聽完這話,喉嚨一緊,險些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主動交稅?”
他與解縉、鐵鉉交換了一個無聲的眼神。
幾人心裡頓時亮堂起來。
朱允熥見大家都心領神會,抿了口酒,這才緩緩開口。
“大明百萬大軍,糧草消耗如流水,各地州府開支巨大,河渠維護、新建設施,年年都是天文數字。萬一再來個天災人禍,花費更是難以計量。”
話語裡透著深深的憂慮。
解縉三人聽了,麵上都露出了沉重的表情。
世人隻見皇室享不儘的榮華,哪裡知道要維護這份太平盛世,每時每刻得消耗多少人力財力。
更不用提,很多時候,即便耗資巨大,也不一定就能辦好事。
朱允熥接著道:“稅收,是朝廷的財源命脈,好比彙聚大江源頭的細流,一處出問題或許無礙大局,但若處處漏水,這滾滾長江也會有乾涸的一天。”
他輕輕歎息,目光掃過三人:“我的心思,你們應該明白了吧。”
解縉三人立刻抱拳,表示心領神會。
這一席話,酒後吐真言,可謂掏心掏肺了。
這位皇孫,幾乎就要把改革的話給說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