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詹徽身後的文官們,臉色也不由自主地起了些微妙的變化。
解縉與夏原吉,這兩人現在可是日日伴隨聖駕,地位大大提升。
而今更是在關鍵時刻,掌握了選拔官員的大權,儘管他們隻是翰林學士和主事,實則權勢已在手。
皇太孫對這兩位的重視,可真是不一般。
不由分說,群臣的目光紛紛落在一臉懵懂的解縉和夏原吉身上,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往後要多與二人拉近距離。
詹徽心念一轉,隨即再次領受旨意。
接下來,朱允熥開始聽取近期朝廷積累下的、令大臣們左右為難的國事。
直至日頭高掛,才總算理出個頭緒。
“皇太孫,臣等告退。”
望著大臣們逐一退出,朱允熥不禁幽幽一歎。
人生的首次監國,本以為能風平浪靜,誰知朱元璋非要加個戲。
添的還是一出捉拿群臣的好戲。
眼下那些人已被送進了錦衣衛的昭獄,判決遙遙無期。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再也無法掩飾。
朱元璋這是要對文官體係動手嗎?
忽然,望著漸行漸遠的大臣們的背影,朱允熥心頭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
曆史上,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也是立刻對朝堂進行了一番清理,連開國大將,如涼國公等都被排除在外。
如今他剛被立為皇太孫,類似的戲碼再次上演。
這一次,目標直指文官群體。
或許這段時間裡,有些官員在朝局動蕩時表現出了越軌言行,但似乎不至於引發如此大的風波。
越是思索,朱允熥越覺得心中有數。
那麼,今天讓吏部挑選官員填補空缺的舉動,必定也是朱元璋預料中的。
說不定,從策劃之初,朱元璋就已經料到了自己會有何反應。
這分明是在為他培養朝廷的班底啊。
朱允熥心下暗自感慨,猛然間站直身子,眼神深沉地凝視著那張剛剛還承托著他重量的圓椅。
他越發覺得,這張位子坐得屁股發燙。
正在這時,劉建安走上前,貼近朱允熥身邊,小聲提醒:“三爺,大臣們已經散了。”
三爺性情淳厚,儘管如今已貴為皇太孫,卻仍讓人沿用舊稱。
劉建安麵帶微笑,望著皇太孫今日這一身裝束,越看越覺得妥帖得體。
朱允熥轉向劉建安道:“劉總管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了。”
劉建安恭敬地彎腰行禮:“奴婢哪敢說辛苦,隻要三爺跟皇上和太子能一切平安,奴婢便是明日就去死,也是心甘情願。”
言畢,他已揮手示意侍從撤去監國布置。
隨後,伴隨朱允熥步入正殿內:“有了三爺在,皇上的重擔和太子的壓力,總算能減輕幾分。”
朱允熥笑著點頭回應,心底卻默默期盼著朱標能儘快康複。
如此一來,朱元璋便能繼續主持大局,而他也能借著皇太孫的身份,放手去乾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