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淮西武將集體請罪(1 / 2)

朱允熥嘴角一揚:“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爺爺您把所有的事情都辦了,那我們這些子孫還怎麼施展拳腳呢,難不成要我們一輩子無所作為……”

這話讓朱元璋又氣又好笑,他盯著朱允熥說:“就你會貧嘴,怎麼?咱幫你把事情都解決了,讓你少操點心,你還不高興了?”

朱允熥嘿嘿笑著。

後麵的朱標也快步跟了上來,他微笑提議:“父皇,二弟說明天大概就能回宮了。要不要今天就吩咐內宮開始準備接風?”

朱元璋眼睛一瞪:“接什麼風?他等著家法伺候吧。”

老二啊,祝你平安。

二叔,你可要挺住啊。

朱允熥跟朱標交換了一個眼神,心中為還在歸途中的秦王祈禱了一會兒。

不過,這也總算讓朱元璋從憂鬱的情緒中稍微解脫了一些。

……

第二天清晨,朱允熥穿上了朱元璋為他精心準備的太孫朝服。

今日早朝,他一如既往地以監國皇太孫的身份,立於大殿外,聆聽滿朝文武百官啟奏國家大事。

而朱元璋依然躲在殿內,與太子聊著似乎永遠也說不儘的家常瑣事。

朱允熥安然自若地坐著,解縉和夏元吉站在身旁,不同的是今天多了個鐵鉉。

眾臣齊聲高呼皇太孫千歲。

接著,朱允熥淡淡掃過眾人。

他察覺到,今天的百官似乎有所不同。

僅僅一眼,他的視線就落在了文官隊列之首的吏部尚書詹徽身上。

詹徽顯得有些遲疑,顯然欲言難止。

就在此時,武將隊列中,數人並肩而出。

領頭的是曹震,接著是幾位明朝開國武將。

這群人一出列,便“撲通”一聲齊齊跪倒在地。

麵對這一番操作,朱允熥滿臉疑色,但當看見最前方站的是他的二舅常升時,他立刻明白了什麼。

接著,朱允熥半倚在椅子上,“有何事?”

他語氣輕鬆,一片淡然。

自打在右軍都督府得知信國公的幼子湯醴即將回京,重新進入五軍都督府,並且將與常森共同執掌禁軍親衛。

皇太孫也甚至有意擴充親軍編製,曹震幾人便憂心忡忡。

直到開國公詳細解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

皇太孫這是要逐步分化朝廷中的武將功勳力量,避免任何一方勢力獨大。

權力的轉移和分割,常常伴隨著激烈的爭鬥,甚至會流血犧牲。

因此,在開國公的警示下,他們這些天都忙得團團轉,不僅在檢查自己是否行差踏錯,還火急火燎地派人趕回中都老家摸摸底。

沒想到,這一查,還真有不少事兒。

近年來,由於朱元璋之前的連坐政策,淮西地區出身的開國功臣已被處理了不少。

僥幸留存的他們,多少都有些夾著尾巴做人。

可萬萬沒想到,家中的那些人這些年卻依然飛揚跋扈。

生怕自己成了皇上或皇太孫拿來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