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儘管還隻是清理司的主事,可手頭上的活兒一點也不比那些郎中輕鬆,甚至戶部的侍郎也常跑來找他,拿著些大事小情商量。
夏原吉驚訝:“皇太孫,這事是你在皇上麵前主動提的?”
按照皇上的脾性,今年事多繁忙,絕不可能想到要為自己的萬壽節大肆慶祝。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位皇太孫的主意了。
見夏原吉一副隨時要暈倒的樣子。
朱允熥收起玩笑的表情,認真地說:“彆擔心,戶部囊中羞澀的日子快到頭了。今年皇爺爺萬壽節的所有開銷,戶部無需擔心一分一毫。”
“真的?”夏原吉心頭一喜,連忙起身追問。
隨即意識到什麼,尷尬地笑了笑,慢慢坐了回去。
朱允熥頷了頷首,吩咐道:“接下來幾天,原吉兄先把直隸地區驛站的數量、人員配置、占地麵積等信息詳細整理一下,再把大明境內所有驛站的情況也梳理清晰。”
“這事兒辦成了,朝廷每年至少能多收入幾十萬兩銀子,更會成為一項讓百姓受益的仁政。”
夏原吉聽到這話,眉毛輕輕一挑。
皇太孫這是要對朝廷來點真格的?
不光是他,連剛才還悠哉遊哉看熱鬨的解縉和鐵鉉,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朱允熥。
在朱允熥身邊待了這麼久,他們怎能看不出他的心思。
對朝堂上上下下的事情,他心裡早有千百個主意在轉。
朱允熥瞧見三人眼中閃爍的猶豫,明白他們以為自己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動手,推行改革。
他笑著寬慰道:“我隻是想給朝廷找點額外的收入,不動乾戈,更不會去和百姓爭利。”
解縉一聽,立刻笑嗬嗬地應和:“皇太孫心懷仁德,我等也就安心了。”
朱允熥話鋒一轉:“為皇爺爺辦萬壽慶典,外地官員難及時到京。”
“直隸那塊兒得發個通知,今年僅京官參與,勿需進京送禮。違者朝廷責罰,重者交各司處理。”
熱熱鬨鬨辦場盛大的慶典,並不是非得讓大明朝的地方官員全擠到京師來不可。
解縉三人看到朱允熥這番布置,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
以往皇上大壽慶典,官員傾巢而出,花銷巨大,耗費朝廷銀兩糧食。
官員為皇上選賀禮,費用最終也會轉嫁給百姓。
可這時,朱允熥又話鋒一轉:“不過,話說回來,我大明朝建國至今已二十四年,京師中也有不少番邦屬國使臣。”
“得讓他們這次萬壽節進宮來,親自聽聽我大明朝皇帝的聖諭。”
這怎麼突然從驛站蹦躂到番邦屬國了?
解縉三人彼此間的眼神交流,滿滿都是無奈。
這時,鐵鉉忽然開了口:“說來,皇太孫或許不知道,倭國這兩日竟然有兩批使者在鬆江府登陸,算算時間,今日該進京師了。”
早些年,大明和倭國之間那叫一個水火不容。
洪武初年,倭國還把大明派去的使者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