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馬上回應:“百姓送信這點小事,完全可以安排專門的人手,輪流值班。每個驛站隻要預留足夠的人員,以應對朝廷的緊急需求就行。”
“住宿方麵,道理也一樣,得預留幾間房,以防萬一官府有急用。隻要朝廷定好了規則,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茹瑺頷了頷首:“皇太孫的意思是設立專人為百姓傳遞信件,並保留特定的官府用房。這麼一來,確實是個可行的法子。”
趙勉也加入了討論:“皇太孫說要通過驛站來增加朝廷的收入,具體怎麼操作呢?”
一說到錢,大殿裡的君臣都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朱允熥。
既能不耽誤朝廷大事,又能辦好民生實事,還能給朝廷創收,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但如果既影響了朝廷正事,又沒掙到錢,這提議就沒戲了。
對此,朱允熥早有打算。
他拿起桌麵上的幾張郵票,遞到了朱元璋麵前。
詹徽等人也連忙上前,各自接過幾張郵票。
朱允熥解釋說:“此乃郵票。”
“郵票?”朱元璋一臉疑惑。
朱允熥確認道:“就是郵票!朝廷可以預先製作這些郵票,然後賣給百姓。百姓買了郵票後,隻需貼在信封上,寫明收件地址,最後交到驛站就能寄送出去了。”
說話間,他把手中的票據遞給了朱元璋:“這些也一並出售,將來我們大明商人買了這些票,需要用時交給驛站就行。”
“這樣一來,朝廷發行各類票據,收進銀錢,同時驛站也能在空閒時發揮作用,減少無謂的消耗。”
詹徽幾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轉向朱元璋。
朱元璋眼神銳利,沉吟片刻後,輕輕頷了頷首。
“在不耽誤朝廷正常使用下,咱沒意見。”
聽到這話,朱允熥心裡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
但朱元璋緊接著又開口了:“不過,這些郵票之類的東西,你打算怎麼定價呢
?價格太高,普通百姓想寄封信都難;太低了,朝廷又掙不到什麼銀子,這不是白忙活嗎?”
“老百姓手頭哪有錢。”朱允熥脫口而出。
麵對眾人不解的目光。
他笑著解釋:“我之所以提出這個郵票的主意,就是想讓大明的親友之間溝通更方便。如果朝廷辦得好,便屬於一項仁政,能實實在在造福百姓。”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立刻望向詹徽幾人。
隨即放聲大笑,“這小子,倒學會替咱行仁政了。”
詹徽等人連忙躬身應道:“皇太孫心係百姓,既能為朝廷增加收入,又考慮解決百姓之間溝通難題,真是仁厚至極。”
朱元璋滿麵笑容,“就衝這一點,咱也沒理由不同意。接著說,既然是幫咱掙取仁政的名聲,那又該怎麼幫咱掙錢呢?”
“說到掙錢的門道,自然是打那些商人富豪的主意。他們要住驛站,要存放貨物,掏的錢自然要比一枚郵票值錢多了。”
朱允熥邊說邊指向郵票。
“再者,在我看來,這郵票本身就能從那些商人口袋裡掏出更多的銀子來,說不定比驛站住宿存貨那一塊賺得還要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