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臣們也能在郵票上題字,誰還反對?(2 / 2)

詹徽等人紛紛頷首,無論平日在朝堂上如何針鋒相對,此刻趙勉之言正中他們心坎。

讀書人所求為何?

自然是出仕為官,或是治國平天下,或是拜相封侯。

但更重要的是,為了那份流傳後世的名聲,成為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先賢。

朱元璋朗聲大笑,讀書人嘛,總是如此,對那些虛無飄渺的名聲異常重視。

至於能為朝廷開辟財源的良策,他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隨後,他的目光轉向了朱允熥,“乖孫兒,你提出的驛站改革,大家都沒有異議,就照你的意思辦吧。”

朱允熥正欲起身行禮致謝,朱元璋輕輕抬手,示意不必多禮。

緊接著,朱元璋開始詳細詢問:“不過,乖孫兒,你說的郵票,還有住宿票、儲存票,準備如何定價?”

朱允熥頷了頷首,心中早有計較,解釋道:“住宿票和儲存票,需先由朝廷核定各地驛站規模,住宿分設不同等級,倉庫亦定好容量。”

“既然是朝廷的惠民政策,價格自然要比市麵上更為親民,這才稱得上實惠於民。”

朱元璋點點頭:“正是此理,朝廷不與民爭利,如果能便利大明的商賈與百姓,利潤稍減也無妨,總好過無所作為。”

目前,朱元璋尚未親眼見證朱允熥的驛站郵政改革,能帶來多少實質效益,心中隻單純覺得這是朱允熥為他的萬壽節籌備銀兩的一片孝心。

這並非因他能力不足或眼光短淺,而是時代的局限。

讓朱元璋無法完全預見驛站改造背後潛藏的巨大潛力。

他接著問道:“那郵票,你又打算怎麼定價?”

朱允熥接著答道:“民用信件的普通郵票,孫兒認為五錢一枚適宜。而皇爺爺的限量書法,以及各位

大臣的作品,孫兒覺得應當定高價。”

說到這裡,朱允熥正色道。

“孫兒以為,皇爺爺的書法郵票,定價為每張100兩銀子。而各位大臣的郵票,則可根據大人們官階高低及發行量。從10兩至50兩不等,應是合情合理的。”

朱元璋麵露驚異,區區一張郵票,竟能價值百兩銀子?

就連詹徽等人臉上也浮現出幾分遲疑。

“皇太孫,這樣的價格,商賈與士紳們,真的會願意掏腰包嗎?”

朱允熥頷了頷首。

“大明立國至今已20餘載,百姓生活漸趨富足,商賈士紳們手頭自然寬裕。再說,諸位大人的書法郵票,數量有限,又非時時都有,隻在年節或特殊日子才發行銷售。”

“有了爺爺的威名,加上各位大臣的賢名加持,恐怕將來會供不應求……”

說到這裡,朱允熥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後世的景象。

無數次,紀念票、紀念幣發售時,他也特意跑去指定地點,卻從沒能成功入手一次。

由此可見,國人對於這類兼具特殊意義、紀念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物品,簡直是狂熱追捧。

更何況還是皇上的親筆墨寶。

還有朝中重臣們的書法。

這些可不是普通人日常能輕易接觸到的寶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