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去辦吧。”
朱元璋點頭示意,隨即轉向詹徽等人:“你們也都去忙吧,最近朝廷事務繁多,要全力輔佐皇太孫,確保每件事都處理得當,辦得漂漂亮亮,切不可有任何差池。”
朱允熥與解縉、詹徽等人聞言,個個恭敬地行禮告彆。
“允熥告退。”
“微臣告退。”
……
等到人群漸漸散去,偏殿之中,隻剩下皇帝與太子,以及指揮使蔣瓛。
蔣瓛,身為朝廷重臣卻也是朱元璋的心腹親信,很多不便在其他官員麵前言及的秘密,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此刻,大殿之內已無外人。
蔣瓛這才壓低聲音,“皇上,昨晚各國使節在驛館發生了些不愉快,皇太孫特地夜裡前往,妥善安撫了他們。”
此時的朱元璋,正沉迷於端詳幾枚初具雛形的郵票,對蔣瓛的話僅以一聲淡淡的“嗯”作為回應。
蔣瓛見狀,再次放低聲音:“事後,皇太孫秘密會見了倭國南朝的使節秋吉悠介,劉遠按照皇太孫的指示,在錦衣衛衙門做了記錄備案。”
此言一出,朱元璋終於收起玩心,“皇太孫與那位倭國使節,究竟商討了些什麼?”
蔣瓛聞言,不自覺地挑了挑眉。
他提到的是倭國南朝使節秋吉悠介,而皇帝的回應卻是簡單的“倭國使節”。
兩者聽似相同,但在倭國正處南北分裂的局麵下,皇帝這不經意間的稱呼,其背後的意圖已是一目了然。
蔣瓛隨即言道:“皇太孫與那倭國使節深談多時,達成協議,決定今年我大明發兵援助倭國,助其平息內亂,穩固朝政。”
“作為條件,皇太孫要了一塊50裡方圓的土地,作為大明軍隊的駐紮地。此外,還商定,一旦倭國內部局勢穩定,大明可在北朝區域內,享有三成礦產收益。”
關於倭國的事宜,朱元璋已經全權委托給了朱允熥處理。
可是一聽說這時間安排,他不由鎖緊了眉頭:“今年我們大明朝就要出兵倭國了嗎?”
蔣
瓛頷了頷首:“皇太孫在與倭國使者交涉時,已摸清了那邊的底細,最快明年,最遲後年,南朝恐怕就抵擋不住北朝的攻勢了。”
朱元璋擱下手裡的郵票,“皇太孫對於出兵的計劃,可有什麼具體安排?”
蔣瓛正色道:“皇太孫已經命令開國公挑選擅長水戰的士兵,並讓船廠籌備戰艦,打算在萬壽節後立即發兵前往倭國。”
標兒最近怎麼這麼愛讀書了?
朱元璋瞥了一眼苦讀的朱標,心中雖有微詞,但還是吩咐道。
“告訴常升,此事要低調處理,不可聲張。錦衣衛暗中注意倭國那邊……另一派人馬,今年就彆讓他們回國了。”
“還有,被選中的士兵,他們的家眷要妥善安置,你們錦衣衛要抽調人手參與進來,最好儘快在倭國內部安插眼線。”
朱元璋一項項地交代著,蔣瓛連聲應諾。
一切吩咐停當,朱元璋這才擺手,“你去辦吧,近來錦衣衛事情多且雜,回頭讓皇太孫給你們適當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