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太孫話裡話外的暗示,分明是讓自己掛帥出征,遠赴倭國。
一想到這趟差事不僅要率軍跨海遠征,還得麵對未知的倭國形勢,李景隆心裡就開始打鼓。
倭國那邊到底是何等光景,無人能說得清。
上次那倭國人能在應天重兵包圍下溜走,保不準到了倭國,自己一個不留神就成了刀下亡魂。
若真如此,客死他鄉,怕是連遺骸都回不到大明朝的土地上。
朱允熥敏銳地捕捉到了李景隆的猶豫。
他淡淡道:“昨兒個有人提起,說李家老三頗有幾分先父的風采。”
這句話一落,李景隆全身一震,如遭電擊。
他立刻表態:“國家有難,區區倭國侵擾我大明疆域,微臣自願請命,率兵渡海,清除倭寇,既是對皇太孫恩澤的回報,也是秉承先父遺願。”
朱允熥聞言,這才滿意地頷了頷首。
“曹國公主動請纓,願協助倭國南朝秋吉氏清除叛逆,為國立功,我怎會阻攔?此重任就交由曹國公,切莫辜負了我的厚望和皇上的期待。”
李景隆暗自咬牙,事已至此,唯有向前。
他麵容堅定,“臣若不蕩平倭國,誓不班師。待臣平定倭國,揚我國威,榮光歸來,必定再次向皇太孫麵謝罪過。”
朱允熥輕輕應了一聲,擺擺手說。
“曹國公既願領軍出征,何罪之有?但與倭國南朝秋吉氏的合作至關重要,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敲定,孤需與你細細商討,並為你選拔副將和隨行官員。”
這時的李景隆,隻能順其自然了,反正都踏上了赴倭國的路,也無其他奢求。
朱允熥沉思片刻,輕輕擺手道:“你先回去吧,等到大軍出發前夕,我再與你詳談。”
李景隆哪敢耽擱,生怕多留一秒,不隻是要為國捐軀,恐怕連家底都要搭進去了。
他連忙起身行禮,緩緩退出
東宮書房。
朱允熥目光淡淡地目送李景隆離開,眼底閃過一絲算計。
今日借機敲打這些權貴,安排擅長人際交往和守城防禦的李景隆前去倭國坐鎮,已經達到目的。
身為大明朝的國公,他與倭國南朝接觸,分量自然不同凡響。
何況交際正是他的拿手好戲。
眼下大明隻是助倭國南朝穩住局勢,乘機開采銀礦,並非真要派大軍為倭國的內鬥流血。
讓李景隆在倭國周旋,再配一位大將做副手,以防萬一真有戰事,不至於讓李景隆胡來。
不過,這副將的人選,朱允熥至今還沒決定。
因為,在倭國前線直接指揮軍隊的副將,其角色比李景隆更為關鍵。
思緒至此,他已起身,對身後的兩位女子說道。
“我得去皇爺爺那裡商議些事情,辛苦你們今天陪了我這麼久。”
今日讓湯清悅和沐彤雲露麵,也是為了向藍玉等人展示,朝中並非隻有他們才是功勳卓著的武將。
湯清悅和沐彤雲柔順地頷了頷首,行禮道:“恭送殿下。”
朱允熥笑著走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