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讓更多的老兵進入吏目,輪轉製度(1 / 2)

朱允熥緊張地抬起頭望向朱標,隻見朱標的臉上已隱隱泛起了陰霾。

“隨我去小書房。”

語氣淡然,朱允熥背後卻一陣發涼。

在眾人注視下,朱允熥隻能緩緩挪動雙腿,跟在朱標身後,朝小書房走去。

……

小書房。

滿目的書籍與堆積如山的國事奏章,仿佛一股無形的壓力,讓人剛一進門,便感覺有座巨山悄然降臨肩頭。

朱標的親信太監與朱允熥身邊的溫旗,年齡上雖相差兩輪,卻並肩立於書房門外。

朱允熥輕輕推動輪椅,朱標則抬眼望向這個承載了他20餘載光陰的地方。

布局好似他初進東宮時那般,也如同去年他離開京城西巡時那般無異。

唯有最前方的奏章架上,添了幾疊嶄新的奏折副本。

“這些,你都看過了嗎?”

朱標伸手遙指新增的奏折,目光轉向朱允熥。

朱允熥輕輕點頭:“允熥以為,國家大事無論巨細,皆重若泰山,不敢有絲毫怠慢。隻有在這莊嚴之地,方敢細心研讀。”

朱標頷了頷首,視線掃過堆滿了紙張和冊子的書桌。

這大概是朱允熥近日在此埋首國事,整理思路時留下的痕跡。

接著,他手一揮,指向窗邊一張低矮的茶桌。

朱允熥微微一笑,推著朱標緩緩來到茶桌旁。

自己坐到了對麵。

坐在這裡,隻需一側目,窗外的那一隅牆角便映入眼簾。

翠竹四季常青,青鬆挺拔不屈。

冬梅在春日的靜默中蓄勢待發,暗暗汲取土壤中的養分,為冬日的再次怒放做足準備。

東宮的內侍宮女們每日都會來此打掃整理,確保小書房的一塵不染。

同時,也不忘為這裡備上一壺清冽甘甜的山泉水,

一壺山泉水放在火爐上。

朱允熥不急不緩的煮著茶,那份沉穩與淡然,就像頂尖書院裡最傑出的學士,正為德高望重的夫子精心烹煮敬師茶。

朱標雙手輕輕交疊在腹部前,靜靜地低頭注視著。

“記得去年,你首次提出治國之策,是為了慶祝爹的萬壽節籌集資財,提議改革驛站製度,對嗎?”

此時,朱允熥已將茶具備齊,取來了今年的新茶,抬眼回應朱標:“是的,父親。”

朱標微微頷首

“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出妙計。現在全國各路正穩步推動驛站改革,郵票成了傳遞民間情感的使者,商人也因之獲得了更多的便利。”

“北方各地更安置了成千上萬的殘疾老兵,你的構想,正在一點一滴變為現實。”

朱允熥聽在耳裡,心裡半信半疑。

他以為朱標今日突然回來,必是已釋懷了呂氏被賜死、朱允炆被囚禁於鳳陽的舊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