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相視而笑。
溫旗和朱標的侍從似乎感覺到二人之間的話語已儘,便適時出現,麵帶殷勤的笑容,將滿滿一盤糕點呈上。
“太子殿下、皇太孫殿下,奴婢給您二位送點心來了。”
朱允熥轉向朱標,“父親,不如就留在東宮歇息吧。”
朱標輕輕擺手,“我的書可都還在你皇爺爺那裡呢。”
朱允熥剛要開口勸說,卻見朱標已示意他的侍從。
那侍從會意,恭敬行禮後轉身出門,輕拍手掌,即刻有侍衛打著傘,推著太子的輪椅緩緩行至簷下。
朱允熥心中五味雜陳,不明白為何今日事情都說開了,朱標仍不願回東宮。
無奈之下,他隻好自己取了把傘,默默跟隨其後。
溫旗一時愣在那裡,急忙壓低聲音,“三爺,這點心……”
朱允熥回眸一笑:“都賞給你了。”
溫旗喜出望外,連聲感謝。
待朱允熥護送朱標回到中極殿,隻見朱元璋舒適地盤坐於軟榻之上。
一手持書,另一隻手卻摳著腳丫。
朱標則轉動輪椅,尋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繼續埋首於書海。
在此之前,他還偷偷給朱允熥遞了個眼色。
朱允熥立刻領悟,邁步至朱元璋麵前,“皇爺爺,可是又有什麼國事嗎?”
朱元璋擱下冊子,滿臉笑意地望向從東宮歸來的父子倆。
他先是一本正經地打量了朱允熥好一會兒,接著視線悠悠轉向不遠處的朱標,眼神裡滿是深意。
朱元璋嘿然笑了兩聲,透著幾分狡黠。
他敲了敲桌麵上的冊子,說道:“你三叔想回來看看,四叔也念叨著要回來,還有你其他幾位叔叔,不約而同地都上了折子,說想回京城。”
朱允熥眉頭不易察覺地蹙了蹙。
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大明朝的親王進京是不可以兩王相見的。
每年頂多也就回京一次,還得經過朝廷點頭。
進京的藩王裡,除了北邊的秦王、晉王幾個相鄰,其餘的如周王、潭王等,都是分散在天南地北,各有封地。
他們絕不可能事先約好了一起回應天府。
他隨即問道:“幾位王叔怎麼就突然一塊兒上折子要回京呢?”
朱元璋摳著腳丫的手趕緊收了回去,啪地一聲拍在大腿上。
“還不是因為你二叔。”
“二叔怎麼了?”
朱允熥臉上掛起了一副迷糊的表情。
皇明祖訓裡有條規矩,不允許皇族藩王私自通信,這可是鐵律。
朱樉此刻正遠在浙江道為他擋風避雨呢,絕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偷偷寫信給彆人。
朱元璋悠悠地說:“你那不成氣候的二叔啊,咱讓他回來接受教誨,他卻賴在應天府不挪窩,轉身又溜達到了浙江道,硬是不肯回秦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