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現如今還是一片沒有開發的荒涼之地。
望著繆良哲臉上難以掩飾的哀傷,朱允熥輕聲問道:“損失人數多少?”
繆良哲悲痛更甚:“除了左監正,上林苑監一共失去了監丞、典署等共17位同僚……”
說著,繆良哲麵色一整,“但我上林苑監並未辜負皇恩,不負使命,不僅從南疆帶回了三熟稻種,還有幾十種中原前所未見的植物種子。”
“如今,這些稻種培育出的秧苗,長勢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漢稻,相信今年這片田地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豐收。”
朱允熥的臉色不禁黯淡下來。
他從未料到,在朝廷之中,竟藏著這樣一群無名英雄。
他們扛起了天下的溫飽重擔,甘心奉獻,無怨無悔。
所有努力,隻為讓每個人吃上飯。
朱允熥難以置信,那些平日裡文質彬彬的上林苑監官員,竟能親身涉險,遠赴南疆,前赴後繼。
犧牲十幾人,隻為帶回可以豐收的種子。
“上林苑監此番對社稷有大功,朝廷必定不會忘記。”
朱允熥語重心長。
他的目光轉向眼前這片不算遼闊的稻田,心中滿懷期待。
繆良哲麵露微笑。
“待今年這片稻田豐收,上林苑監測算出畝產,留下種子,趁著夏收與秋播交替時節迅速播種。等到秋天,便能擁有更多的糧種,為來年京郊各皇家莊園的種植做好準備。”
朱允熥輕輕頷首:“此事上林苑監最為在行,本宮不會多嘴,隻靜候佳音。”
話音剛落,他目光越過近處,似乎在遠方尋找著什麼。
繆良哲悄然上前幾步,靠近朱允熥,“太孫在尋找什麼?”
朱允熥找了半天,卻沒找到他心心念念的東西。
沒辦法,他隻好轉向身邊繆良哲。
“繆大人,上林苑裡有沒有種織貝啊?”
繆良哲眼睛一亮,“皇太孫指的是浙花吧?”
織貝其實就是棉花。
繆良哲口中的浙花,正是當下江浙地區人們對棉花的俗稱。
見繆良哲聽懂了他的話,朱允熥默默頷首。
棉花這玩意兒,中原早就種植了。
用它製成的白棉布,那可是價值連城,非富即貴之人的專享。
但因為各種緣故,始終沒能普及種植。
到了前朝宋時,黃道婆改良了織布機,江南地區才開始嘗試種植。
不過,曆來朝廷的織造局重心都在絲綢上,棉花並未得到廣泛應用和種植。
繆良哲見猜得不錯,便笑嗬嗬地說:“上林苑裡確實有種植一些,織貝開出來的花的確潔白如雪,柔軟細致,不過摘取種子挺費勁,再加工成白棉布又特彆耗時耗力。”
“因此,苑裡也隻是小規模種植了一點,便在前麵不遠處。”
得知上林苑真有棉花,朱允熥心中不禁暗喜。
這會人們還沒法像處理絲綢那樣,高效快捷地給棉花去籽並紡織,但這些門道,他都門清。
這段日子,他在百忙之中鼓搗出了複合肥。
上林苑監也因為他去年隨口一句話,從南疆引進了新糧種。
這都是為了改善大明朝百姓的溫飽問題。
如今,隻要把棉花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百姓的穿衣保暖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