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天常聽人說,熾哥在北平手不釋卷,真是咱家中少有的愛書之人。”
朱允熥的話帶著深深的誇讚。
朱高熾的腳步很慢,從北平到應天的旅程確實讓他疲憊不堪。
“我這身子總不好,平時還行,不易察覺,但回京這趟身體明顯不行了。在北平時,不能像父親那樣領軍征戰,也不如高煦、高燧武藝高強,隻好在王府裡,靠幾本書度日。”
朱允熥笑笑。
朱高熾本性如此,喜歡嘮叨卻善良無比。
“皇爺爺常批評我讀書少,父親也勸我刻苦研讀,可我對書籍始終無感,因此大本堂的方先生曾多次上門關心。每當方先生開口,我都隻能默默承受他的批評。”
受朱高熾影響,朱允熥的語速也逐漸變慢,然後又好像想起了什麼,笑著說。
“熾哥回來後,或許能幫我分擔一些方先生的‘關照’,相信你們肯定會相處融洽的。”
朱高熾微笑頷首,明白朱允熥的意思。
二人就這樣輕鬆地走進入偏殿。
偏殿裡,徐妙雲正帶著幾個女兒坐著,整理好儀容後,開始倒茶,並擺上精美的糕點。
朱元璋坐在他的位子上,目光掃過朱高煦和朱高燧堅定的麵孔,最後停留在朱棣身上。
“高煦和高燧在你的指導下,已經成為了軍中的得力將領,未來必定能好好協助高熾,共同承擔你的責任。”
朱允熥明顯感覺到,自己攙扶的朱高熾身體一頓。
他立刻告訴朱元璋:“皇爺爺,熾哥在北平已經擔著重任了,燕王府事務、北平軍需糧草都有涉獵。”
朱高熾忙躬身行禮:“皇爺爺,孫兒隻在燕王府掌管財務,北平那裡隻是偶爾去看看,談不上參與,反倒給北平官府和軍司添了麻煩,他們還得照顧我。”
朱元璋卻一揮手:“彆跟皇爺爺耍花樣,你做了什麼爺爺清楚。做得好,學得也好,比你爹強多了。”
說到這,朱元璋瞥了眼朱棣。
朱棣無奈,隻好堆笑著說:
“高熾處理文書越來越熟練,每次我出征,燕王府都被他管理得井然有序。”
朱允熥站在身後,暗自撇嘴。
豈止是秩序井然。
若曆史未有偏頗,熾哥未來將成大明的常務副皇帝,你朱老四最多隻是北伐大將軍。
朱元璋懶得理朱棣,眼下這群孫子孫女圍著他,這樣的情景多年未見。
朱元璋示意朱高熾過來,再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立刻拉著朱高熾來到朱元璋麵前,打斷了朱高熾行禮,硬是讓他坐在朱元璋身旁。
朱高熾艱難地移動身軀,顯得吃力。
接著,朱元璋一把拉住朱高熾,拍了拍。
“不錯孩子。在應天待一段時間,調養好身體。有事找允熥,但你可記好一件事。”
朱元璋的臉立刻嚴肅起來。
朱高熾見此,以為有大事要吩咐,低頭恭敬詢問:“爺爺,您說。”
朱元璋微微搖頭,瞟了眼朱允熥,然後對朱高熾低聲告誡:“記住,彆學允熥那惹是非的本事。”
朱高熾傻眼了,那邊的朱允熥卻已開始“傾訴”,抗議起來。
“爺爺,怎麼可以這樣說允熥呢。”
這時,朱高熾趕緊插嘴:“爺爺,允熥很能乾,我在北平也聽說了他做的好事,都是為明朝著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