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身體一晃,好在身旁一位矯健的差役迅速扶住,避免了摔倒。
應天府和上元縣的差役們,懷裡抱著各自昏厥的長官,麵對如潮的人群,將他們快速轉移至隱蔽之地。
部分人火速往西城軍營求援,其他人則前往東城,向朝廷稟報江陵山的危機。
……
江陵山上的情況,如飛鳥般迅即傳遍應天城的街頭巷尾。
消息甚至悄悄傳入皇宮。
中極殿側殿,各地親王齊聚於此,除了正在浙江道上的朱樉。
大家圍坐一團,閒話家常。
後殿也是熱鬨非凡,各家王妃帶著小輩誇讚夫婿,自然都是誇讚之詞。
側殿這邊,朱允熥與朱高熾激戰圍棋。
堂兄弟們則屏氣觀戰,目光中儘顯惋惜。
太孫的棋藝實在慘不忍睹。
嘭。
一枚黑子落下,棋盤上棋子簌簌顫抖。
朱允熥擺了個嚴肅臉:“讓你一次。”
朱高熾拿著白子,淡淡笑道,“又一次……”
朱允熥懊惱道:“我乃太孫!”
一個堂弟立刻嘴快地說:“可允熥你自己說過,在棋盤上不分身份。”
朱允熥沒辦法,四處摸了摸,最後取出最後一塊金葉子拍在朱高熾手上。
“沒了,誰願意下誰上。”
邊上立刻有人起哄
,想讓四叔家的老大下場。
此時,側殿門口,小廝劉建安匆忙跑入,站在門口看了看擁擠的人群。
看著這幫朱家男人,劉建安隻能跺了跺腳,高聲喊。
“皇上,江陵山聚集了好多百姓,好像是去聲討誰。”
劉建安嗓音大得驚人,說話時卻顯出謹慎小心。
在皇上對江陵山事件未表態前,那兒聚集的隻是明朝普通老百姓。
至於聲討,並無明確目標。
劉建安這麼一嚷,引起了偏殿內朱家人的注意,一種無形的壓力讓這位宮中老手不由自主地顫抖。
群體事件,哪個掌權者不頭疼?
從北疆歸來,蓄著須的朱棡,到還在角落偷吃肉餅的朱桱,
一個個靜靜地看著劉建安。
旁邊的大明皇孫輩,朱家的孩子們,也默默看著他。
朱高熾正在忙著撿摔落的棋子,此時也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
朱允熥悄悄示意朱高熾,然後站起來,“說吧,天子腳下,究竟是誰作惡,引發我大明百姓的集體憤怒。”
他喊話時,瞟了一眼被叔伯包圍的朱元璋。
這時,朱允熥發現朱元璋已默默看了他一會兒。
站在朱元璋身邊的朱標,臉色複雜,似乎在審視他。
幸運的是,那些返回京城的叔叔們尚未知曉此事的經過。
朱允熥向朱元璋和朱標做了眼色,然後徑直走上前。
劉建安踏入屋內,看到滿屋子的朱家男丁,便恭敬地行禮,轉向皇上稟告。
“皇上,昨晚城市怪事連連,每家每戶都收到一張紙。”
朱元璋一聽到,漫不經心地把手放在翹起的腿上,“紙上是啥內容?”
劉建安吞了口唾液:“全是荒唐之詞,提到了江陵山遊學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