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眾官隻見通判快步衝出,直奔前方的江陵山。
守門的小吏見狀,立刻喊道:“大人,這裡有路!”
沒等他喊完,眾官員已緊隨其後,踏進水田,跟著通判。
撲通一聲。
通判整個人翻滾在水田,仰麵摔在稻田中間。
更加震驚的是,緊隨其後的官員們也接連倒下,再次暈厥。
站在田埂上看戲的差役臉色鐵青。
“快點,彆愣著,把大人抬上來。”
“再找人把稻子種回去,可彆毀了莊稼。”
差役們忙亂一陣,把倒在水中,一身泥巴的官員一一抬回田埂。
領頭的差役盯著遠處人潮湧動的江陵山,氣得直跺腳。
“這幫混蛋。”
年輕的差役不知頭兒在說誰,隻好把這些大人再送回原院。
另一邊。
朱棡和朱棣領軍趕至東德大街,江陵山的熱鬨景象儘收眼底。
一看之下,朱棡驚訝道:“人好多!”
然後,轉頭望向朱棣。
朱棣麵色嚴肅,一看便知,這裡聚集的應天百姓已過萬。
情況比預想嚴重得多。
若處理不當,或有心懷不軌者煽風點火,隻需一點火星,就能引爆萬民情緒,引發大亂。
那時,被憤怒的百姓夷為平地的就不僅是江陵山,整個西城都會動蕩。
個人的怒火放大到萬倍,猶如劇毒蔓延,無孔不入。
儘管西城有京衛大營,官兵眾多,除非朱元璋鐵了心下令軍隊鎮壓平民,否則應天城必定混亂。
突然,朱棣感到頭疼。
若是在長城外,他讓劉遠率隊衝擊即可解決問題。
但這裡是應天府。
朱棡沉默良久,心中如蟻爬般焦慮:“老四,現在咋整?”
朱棣突然出聲:“劉遠,領幾人前去傳話。”
劉遠策馬,作揖問:“燕王,如何傳達?”
朱棣嚴肅答:“就說朝廷會為百姓伸冤,上山捉拿人。”
朱棡一怔,忙向劉遠搖頭,轉而對朱棣焦急說:“不行,你這是打算自己背黑鍋啊。”
朱棣皺眉,看著朱棡:“三哥,你想看百姓鬨事?真亂起來和上山抓人,選一個吧。”
朱棡急擺頭,避開朱棣的目光:“我聽你的。”
朱棣頷首,低聲叮囑劉遠:“傳完話,將人群隔開,錦衣衛能嚇住他們。再讓士兵疏散百姓,不可動武,否則立即斬首。”
說完,朱棣眼中殺意凜然。
劉遠聽後寒毛直立,立即奉命行事。
應天城內萬人聚集,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全城動蕩。
劉遠迅速把朱棣的指令傳達給每一位官兵。
然後,他帶著一幫錦衣衛,騎馬衝進人群。
錦衣衛的威儀和多年累積的威名,確實震懾了江陵山腳下的百姓。
未亮出刀的錦衣衛讓人們恐懼,卻不認為他們是來追究責任的。
隨後,錦衣衛高聲宣布要上山捉拿人犯。
為什麼要捉人?
那肯定是要問責。
當錦衣衛的騎兵衝入人群,抱怨人太多無法上山時,百姓們自覺讓出了道路。
就在這時,更多士兵湧入,他們緊握刀,排成一列強行進入,讓人群更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