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通報消息的小吏,眼見解縉與書生堅定不移地走向書局外,焦急不已,他咬緊牙關,想起皇太孫多次叮囑。
在室內找到了一根棍子,跺跺腳,低聲詛咒,最後他也果斷跟上。
解縉等人出來時,報局門口已被緊湊的人群圍堵。
府軍衛的士兵早早就布陣,如同銅牆鐵壁,擋住激動的青年學子們。
解縉透過官兵的空隙,看著年輕人充滿憤怒的呼喊,臉色愈發嚴肅。
眼前的景象猶如烈焰,怒吼聲此起彼伏,似乎要把書報局吞噬。
“關閉書局。”
“翰林學士解縉,給我們道歉。”
“邪說當焚,不能容忍。”
“書局,必須停止。”
“解縉,立刻出來請罪。”
人聲喧囂,紛紛要求解縉出麵,同時對這剛誕生不久的,隻發行過一版的書局產生質疑。
解縉站在府軍衛士兵後麵,雙手藏在寬大袖子裡,緊握無言。
幾位翰林院和國子監緊急召集的同僚並列站在解縉身後。
國子監學子董立軒靜靜地觀察這壯觀的場麵,悄悄走到解縉背後。
“解學士,我們與他們論辯一番如何?”
解縉淡淡一笑,看向這位他暗選為書局未來的主事。
初次見麵時,解縉對董立軒印象深刻。
讓他驚訝的是,溫文爾雅的名字下,竟是體型壯碩的身軀。
見董立軒迫不及待,解縉輕輕擺手:“爭論,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
董立軒低
頭竊笑,雙手交叉,悄然轉動腕部:“學生可沒想跟他們爭論理學心學的對錯。”
同僚石偉毅,亦為國子監出身,輕輕碰了碰董立軒的衣袖。
他輕聲提醒:“你一人,如何抵擋這麼多?若惹來錦衣衛,給他們扣上聚眾鬨事、擾亂皇城的罪名,這些人怕是得乖乖進昭獄。”
董立軒趕緊甩開石偉毅的手。
太狡猾了。
年輕人在一旁商量,而解縉擺出看戲的姿態。
千餘名理學書生前站著幾個年輕領袖。
有一人高舉雙臂,慢慢下壓。
看來,此人為理學者的代表,他一舉手,人群便漸漸安靜。
武嘉平步入場地,轉身麵對眾學子:“各位,請冷靜,聽我一言。”
武嘉平喊幾聲後,昂首挺胸,一派英勇青年。
“我是武嘉平,能與諸位同道在此共討奸惡,實乃榮幸。”
“哼,狗屁。”解縉身後的董立軒握拳憤怒,口中咒罵。
石偉毅也嘲笑道:“果然,武嘉平就像他那位囚禁江陵山的長輩,喜歡大言不慚,裝模作樣,故弄玄虛。”
解縉淡然一笑,“若非如此,何來我們的誌向,又怎能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道理?”
董立軒和石偉毅頷首讚同。
武嘉平,楚地名門理學世家出身。
他激情洋溢地道:“今天,我們彙集於此,不議朝政,也無關國事,隻為捍衛天下書生的萬世根基,使其持續傳承。”
眾人被武嘉平的言語觸動,迅速回應,大家齊聲附和。
“萬世基業,持續傳承。”
“持續傳承,萬世基業。”
“書生的未來,持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