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用猛火油解決安南(1 / 2)

原生態,純天然。

從去年冬天,朝廷首批船隊攜糧食物資抵達,伴隨工部、將作監的巧匠到來,昌化縣迅速轉型,發展迅猛。

僅半年,建成可容納30多艘大船及戰艦的碼頭。

其餘戰艦則在昌華港外深水區錨泊待命。

多數戰士踏上岸邊,忙碌於操練與隊伍整理,同時確保有充足的人手輪流登船守衛。

會寧侯張溫每日不離海麵,率領艦隊在碧波間穿梭,搜尋著安南船艦的蹤跡。

“此地若非寶地,大將軍身處應天,又怎會對此青睞有加?”

朱高熾背後,新立的哨塔之下,朱尚炳嘴角微斜,語帶淡然。

他身旁,朱允熥手持銅管製的簡易望遠鏡,正凝視著遠方海平線,細致觀察。

“我們到昌化縣已旬日之久,大將軍仍未動身前往鎮南關嗎?”

海天一色,不見張溫艦隊的影蹤,朱允熥放下望遠鏡,輕聲問道。

朱尚炳即刻回應:“大將軍計劃明日起程,今晨已前往礦山,估摸還需些時候方歸。”

朱高正色道:“大將軍親征鎮南關,昌化縣需一位穩重的人坐鎮。礦山內正忙於煉鐵,製造火器兵器,以供前線所需。同時,擴建太倉亦是緊要,作為南征軍需物資的集散中心。”

“太倉的規模必須更加宏大。”

朱允熥語氣堅定,視線越過海麵,手一揮:“彼處,蘊藏著無儘財富!”

寶石、木料……

這些是大明朝眼下最渴望的東西,比起大片的土地,它們更顯得金貴。

朱尚炳一時沒轉過彎來,從朱允熥那兒接過望遠鏡,對著海麵細細打量起來。

朱高熾轉頭說起了自己的見解:“按咱們現在的布局,安南那邊的物產,首要任務是滿足廣東,雲南等地的需求,為接下來的土地改革鋪路。”

“至於占城以及你提過的那條大江那邊的廣闊平原,它們的任務就是保障京城的供給。”

朱允熥嘴角一揚,“這麼看來,昌化縣的位置十分關鍵。”

朱高熾深以為然,思緒已經飄向了遠方。

他悠閒地踱步到朱允熥身旁,立刻有人送上一把椅子。

等朱高熾坐定,才又開口。

“倭國那邊金銀產量豐富,昌化的礦要是持續開采,朝廷的財庫確實能鼓起來,但這些財富一旦泛濫到民間,管理不當或者消耗無度,對大明來說可能就是個大麻煩。”

這事兒,說到底還是錢跟貨的問題。

要是市麵上的錢多了,東西還是那麼多,物價自然就上去了。

老百姓的腰包沒見漲,可日常開銷卻悄無聲息地加重了,這不是鬨著玩的。

朱允熥心裡挺樂嗬,朱高熾漸漸地能琢磨到事情的深意了。

於是,他話鋒一轉,“那麼,安南等地,對於大明朝來說,又有什麼特彆意義呢?”

朱高熾扭頭掃了朱允熥一眼。

這種一問一答的模式,自從他們離開應天府起,每天都要上演一遍。

朱高熾哈哈一笑,抬手一指昌化縣。

“上一屆的會試,石偉毅所出的《安南策》,倒是頗有幾分意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