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視察上林苑監,將做監(2 / 2)

朱允熥嘴角一揚,接著逗趣地捏了捏湯清悅的臉蛋,“等我回來,今晚可以……”

湯清悅臉頰染上了一抹緋紅,羞澀地推開他,眼角餘光偷偷瞥向沐彤雲。

朱允熥隨後踏出宮門,正好遇上匆匆而至的劉遠和周豪。

朱高熾忙著給北平寫信,朱尚炳則乖乖接受朱樉的教誨,二人都沒能前來。

解縉和夏原吉,他們手頭的事務繁重,也是分身乏術。

朱允熥掃視了二人一眼,“咱們先去上林苑監看看,回來時繞到將作監那邊。”

上林苑監,前湖畔原本就有片水田,而今規模更是擴張了不少。

待朱允熥一行人抵達,未等衙門前的差役通報完畢,他們已悄然立於前湖之濱。

放眼望去,整個前湖邊屬於上林苑監的試驗田裡,儘是卷起袖子、褲腿,俯身勞作的人群,不分官吏還是農夫。

不知何時,上林苑監的監正繆良哲,手裡攥著一把稻苗,悄然出現在朱允熥跟前。

繆良哲舉起手中的稻苗,滿麵春風地說:“殿下,這些都是今年新種的水稻,根係更加強壯,我們已經能確保每穗稻穀的粒數穩定在100粒以上了。”

繆良哲,一個堂堂的從三品官員,這會兒卻是滿身泥濘,四肢沾滿了水田裡的泥漿。

就連他的衣襟,麵頰,也都綴滿了泥點。

但在朱允熥的眼中,這一幕絲毫不狼狽。

這,正是他心中理想的明朝官員模樣。

朱允熥的嘴角輕勾。

“即便遠在交趾,本宮也知道上林苑監上下齊心,致力於農桑,守護著大明農桑,功不可沒,澤被蒼生。”

或許是因為長年累月躬耕於田間,又或許是因為上林苑監獨特的職責,使得這位三品官員少了幾分官員的模樣,多了幾分樸實無華。

麵對太孫的讚譽,繆良哲沒有客套也沒有自謙,隻是憨厚的笑了笑。

“太孫從交趾帶回來的良種,我們去年就已經開始試種了。雖然隻趕上了晚稻一季,但我們堅信,這些種子能讓我們的收成再上一個台階。”

朱允熥輕笑道:“本宮已經發令全國,搜尋所有新奇作物。到時候,上林苑監還得辛苦大家,繼續培育良種,為天下人的飯碗操心。”

繆良哲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朱允熥心頭不禁湧起一陣困惑,他四處打聽搜尋那些作物的文書,儘管尚未傳遍四海,行人司與通政使司卻早已將這消息送進了應天府的各個官衙。

然而這念頭轉瞬即逝,朱允熥隨即豁然開朗。

此人一踏入衙門,怕是滿腦子隻剩耕田種地了。

不知者不怪嘛。

繆良哲恍然回過神,麵帶笑意:“殿下心係蒼生,福祉百姓,我等自當竭儘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定不讓殿下失望。”

朱允熥打量他兩眼,笑而不語,輕輕擺手,領著隨行人員離開了。

直至他的背影消失,繆良哲才猛然記起自己竟忘了給太孫送行。

……

“殿下,這水泥真是堅如磐石,比之山岩也不遑多讓,大鐵錘砸下去都不易撼動。若用它來砌牆,隻需半尺厚,便能抵禦炮火攻擊。”

由上林苑監轉入敲敲打打的將作監,朱允熥立刻被馮大匠纏住,滔滔不絕。

談及水泥之後,馮大匠又領著朱允熥逐一介紹起來。

“遵照殿下的指示,在鋼水中混入其他礦石,雖耗資巨大,但如今……微臣已帶領工匠們初步摸索出一些門道。不過這工藝相當耗時,目前我隻是改良了煉鋼鑄造的方法,效率稍有提升。”

“龍江船廠那邊有點不太樂意配合,我讓他們先做個龍骨框架,好讓我覆上鐵皮試試水,結果反被數落一頓。好在最後,他們還是送來了一艘五百料的船骨。”

“至於礦井機械那事兒……我至今還沒摸到竅門,不過幸好材料廢了還能回爐重造,不算全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