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城途中,允熥親口對他講過,他的心願是讓大明所有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再不用流離失所。
這不僅是允熥的理想,同樣也是他內心深處的渴望。
經曆了交趾清化城的風雨後,朱高熾對此話深信不疑。
擺在大明麵前的路還很長,任務艱巨。
絕對不能容忍的是,走在街上時還得時刻提防背後可能伸出的暗手。
正如朱高熾預料的那樣,朱允炆轉頭望向劉遠跟周豪。
“錦衣衛與暗衛,將應天城嚴密監視起來。”
接著,朱允熥望向朱高熾:“我們再次向朝廷呈文,那些暗處的人也會得到消息,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接招了。”
……
接下來的幾天。
應天城剛剛蔓延開的謠言,被朝廷的新一輪公告擊得粉碎。
一瞬間,應天仿佛真的恢複了安靜。
然而,在看不見的角落裡,錦衣衛與暗衛正嚴防死守,密切監察。
朱允熥反倒顯得從容不迫。
宮外,夏原吉依舊忙得不可開交。
解縉也終於等到新使命。
全麵負責勘查直隸區域的官道驛站,鄉村小路,並監管水泥生產事宜。
馮大匠自此每日伴隨在解縉身邊辦事。
直隸交通亟待改善。
畢竟,直隸地區如今承載著大明近乎三成的賦稅重任。
南北物資彙集,商賈往來頻繁,車馬絡繹不絕。
為了促進各地交流,加快貨物運輸速度,以官道跟驛站為主道,延升至四麵八方。
直隸地區被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正如當年實施攤丁入畝政策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