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再次喧囂起來。
朱允熥目睹工部尚書又親自動手,將剩下的四塊紅薯一並擱上了秤盤。
片刻之後。
“吉物啊。”
“稟報皇上,這些紅薯無疑是我大明祥瑞。”
“五塊紅薯加起來,一共130多兩。”
“恭賀皇上。”
“恭賀大明!”
朱允熥眼神微微一變。
130多兩,意味著超過了13斤。
僅僅是5顆紅薯。
就算是按照明朝的度量衡,也有個八九斤了。
如果這都不算祥瑞,那還有什麼是呢。
一眨眼的功夫,以朱元璋和朱允熥為中心,四周已跪倒一片。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敬畏。
在一旁,朱標悄悄地用手指點了點朱允熥的腰側。
“父皇,兒臣認為,現下結論尚早,應待今年紅薯收成後稱重。”
朱允熥眉毛一挑,霎時心領神會朱標的深意。
這是朱標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啊。
誰能打包票,紅薯移植到大明後,還能保持原來的高產?
萬一現在被這些大臣們捧上了天,到時候20石產不出來,這還算不算吉兆?
如果不算,這個責任又該
誰來背?
朱元璋自然也清楚當中利害關係,哼了一聲,拍了拍朱允熥的肩。
“這小子真是幸運。咱就等著瞧,看大明土地上,這些紅薯究竟能畝產多少石。”
話說完,朱元璋揮手示意群臣起身,眼神卻不由自主地掃向了紅薯田。
一隻普通的橡木桶裡就能長出近10斤的紅薯。
那麼眼前這幾塊地,又能種出多少呢?
怎麼著也得有8石吧。
這一刻,朱元璋恨不得時間能快進幾個月,直接跳到紅薯豐收。
而站在一旁,麵帶喜色的詹徽,則瞄了幾眼秤盤上的紅薯,忽生一計。
“皇上,不過這紅薯的滋味究竟如何,還未曾得知。”
“不苛求好吃,隻要能入口,便是大功一件。”
中原人的味蕾既包容又挑剔。
中原人若說某物難吃,必真難以下咽。
外麵的人再吹噓也沒用,中原人不碰就是難吃。
朱元璋看著紅薯,眼中好奇閃現。
他轉而望向朱允熥,“這些紅薯你準備怎麼利用?”
朱允熥微微一怔。
原本,他計劃將這五塊紅薯收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萬一眼前這片紅薯地的扡插實驗失敗,明年就靠它們作為最後的種子了。
可現在,朱元璋明顯一副想嘗嘗看的樣子。
朱允熥應聲道:“皇爺爺,這2塊個頭最大的,味道恐怕不好,還望皇爺爺能讓孫兒保管,以備緊急之時。至於剩下的3個……”
“剩餘三個,皇爺爺有興趣嘗上一嘗嗎?”
聽聞尚有機會嘗試,朱元璋眼中不禁閃爍著期待。
朱允熥笑著頷首:“皇爺爺稍作休息,孫兒立刻為您準備。”
他的視線隨即掃過在場的群臣,麵上難掩一絲為難。
“不過,紅薯僅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