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醴有些不確定地又觀察了幾秒。
最終,他長舒一口氣。
發現武生們一旦被擊敗就會自覺退出戰場的做法後,心中石頭終於落地。
然而,當他轉身想再看看未來妹夫時,卻發現屋頂上已不見了對方的身影。
而他的周圍,已陸陸續續有幾位功勳老將聚攏而來。
湯醴不敢耽擱,立刻從後門屋頂翻身躍下。
當他趕到朱允熥身邊時,對方與那些功勳老將們交談正歡。
“這軍事學院裡武生的表現,正是本宮期待的,皇上跟太子亦然。”
朱允熥邊走邊談,不經意間已帶著一群老將走到了倒牆外。
透過牆縫,可見講武堂內原本雜亂無章的混戰逐漸演化為六大嚴整的戰陣。
朱允熥臉上洋溢笑意。
“他們雖出身於軍中各級,從千戶到百戶,甚至總旗,被選拔至此,皆是為了將他們培育成大明未來統帥,將領,讓他們有朝一日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封侯拜將。”
“但此刻,他們僅是講武堂中的一介武生,尚未當上將軍,未封侯爵,隻是軍中最平凡的一員。”
“大明麵臨的敵手已非昔日可比,更非曆朝曆代所能預料。”
“哪怕將領英勇絕倫,麵對火銃的無情彈丸,也難逃生天。”
“他們將是大明軍魂的支柱,唯有學會團結協作,靈活指揮,將來方能各自率領千軍,最終會師一處。”
“掃平阻擋在大明前路上的一切障礙!”
朱允熥言辭樸素,直接了當,毫不掩飾地貶低個人英勇,高揚集體之力。
言畢,他靜靜環視周圍這批建國將領。
時代確實變了。
今日之大明,不再是秦漢時期將帥單騎闖陣的年代。
也不複隋唐冷兵器戰術的輝煌頂峰。
即便如李靖那般,能精確掌控至最小戰鬥單元的統帥才華,也無法照搬至今日乃至未來的明朝。
更加立體,廣泛,擅長組織的各級軍事單位,相互疊加,構成每一個人都深知協作重要性的大軍團,才是未來趨勢。
尤其是當大明不可避免地步入熱兵器時代之時。
朱允熥輕笑兩聲。
至少目前,對大明將領的要求還停留於地麵協同作戰,而非多維度空間的複雜協同。
“我們要把每位武生都當作未來統帥來培養。”
朱允熥如是總結。
話音落下,周圍將領們都沉默不語。
徐輝祖有些猶豫,終開口:“這計劃……”
他欲言又止,暗指此舉或許過於理想化。
統帥是從血與火的戰場上磨礪而出,非單純培養所能成就。
將所有武生視為統帥培養?
除非舉國皆兵。
朱允熥卻擺了擺手:“統帥獨一無二,但戰場上瞬息萬變。未來的大明軍隊,應當在主帥隕落,主將犧牲,僅餘殘部的情況下,仍能冷靜重組,聚集散兵,再度衝鋒陷陣。”
在這個時代,損失超過三成還能堅守陣地的軍隊,已堪稱精英中的精英。
無人能知道,當傷亡接近甚至高達九成,仍有將士屹立不倒的意義何在。
朱允熥從不相信自己能造就不敗之師,但朝向這一理想前進絕對沒錯。
多數老將半信半疑。
如徐輝祖這類出自將門世家的,稍加思索後,不禁一陣戰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