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參議連忙鞠躬致意:“下官覺得,這彈劾之事,可能有兩層含義,我通政使司不能不防,亦需早作籌謀。”
祝瑞靠在椅背上,今年他才從葉瓛手裡接過這通政使之職。
作為正三品的大員,身為朝廷九卿之一,行事自然要穩健為先。
祝瑞神色淡然:“左參議不妨說說,這兩層含義是?”
左參議略一遲疑,才緩緩道。
“稟大人,一來,臣擔心朝中有人欲對……對宗室有所行動,而以燕世子為突破口。二來,或許與稅署案子相關,聽說昨晚上元縣分司副稅使殺了一家人,此事恐非偶然。”
祝瑞淡然一笑:“左參議認為,此中真意為何?”
左參議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祝瑞卻不急,繼續慢條斯理地品嘗著茶水。
片刻沉寂後,左參謀眯起眸子,語氣凝重。
“卑職鬥膽猜想……恐怕跟太孫有關。”
祝瑞不以為意,語氣寡淡,麵露幾分乏味,將茶碗擱至桌上。
“若真衝著太孫去,他們自可直接呈折入宮,何需到咱這通政司衙門走一遭?”
祝瑞微露不滿,繼而說道:“朝會近在咫尺,若真有直言不諱的勇氣,大可在朝堂之上彈劾便是。”
左參謀眼神一閃,連忙躬身行禮:“那此事,我通政司……”
祝瑞瞥向左參謀:“近日交趾道夏糧豐產的奏報可有送達?交趾道石布政那書法,本官每觀一次,便想模仿一番。”
祝瑞此時提及的石布政,正是目前交趾道最年輕的封疆大吏石偉毅。
左參謀恍然大悟,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滿臉堆笑地呈給祝瑞。
“大人,此乃今晨剛由雲平碼頭送達衙門的石布政奏折。”
祝瑞眼中終現波瀾,對左參謀多看了一眼,隨後接過奏折。
祝瑞快速瀏覽奏折,核實數字後,嘴角一揚,“務必讓皇上先覽此折,至於那些擾人心神的東西,咱們再細細斟酌。”
通政司將再次審議。
這意味那些針對燕世子的奏折將被按下不提。
左參謀恭敬地收起石偉毅的奏折,鞠躬答道:“卑職遵命。”
隨即,他緩緩退出公房,小心關上了門。
此刻,祝瑞麵色卻是一凜。
隨即如同裝了彈簧般起身離座,恭身站立一旁:“不知卑職如此處理,是否妥善?”
屏風後,朱高熾慢慢走出。
見到祝瑞躬身,連忙上前攙扶。
“祝大人言重了,太孫今日遣我前來,不過希望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祝瑞心底大石落定,微笑低語:“朝中同僚怕是集體失了智,無緣無故針對世子,朝廷發的俸祿難道都被喂狗吃了不成?”
言畢,祝瑞悄然觀察著燕世子的反應。
朱高熾麵容平靜,拉祝瑞在一旁坐下:“朝臣們如何行事,那是他們的抉擇,身在朝堂,大多一心為公,隻是立場各異罷了。”
祝瑞連連頷首:“對對對,世子所言極是。但……”
祝瑞望著燕世子,這位在大明皇族中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的藩王之子,在大本堂學業出眾,更難得的是,他還騰出手協助太孫處理國事。
祝瑞難以預料,待太孫真正執掌大權時,這位燕世子又將達到何種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