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稅署蒙受的不白之冤是不是該澄清(2 / 2)

至於詹徽那些老家夥,從不在他的盤算之中。

蔣瓛心中篤定,言道:“啟稟皇上,錦衣衛已查清太平裡李家慘案原委。”

“此案係泉石縣鎮劉,杜,張三姓合謀,為爭奪李家位於鼓山腳下的千畝良田。”

“他們先是收買了李家佃戶李飛鵬,探明李家上下夜間皆在宅中,便以南下交趾為名,邀李家設宴。”

“宴間,三姓族長各自帶領親信,在李家人酒酣之際突下殺手,致李家上下無一生還。”

“目前,三族人等已被錦衣衛一網打儘,囚於詔獄,由馮海親審確證。”

說罷,蔣瓛自袖中取出供詞記錄。

“皇上,這是已審問出的嫌犯供詞,請您禦覽。”

言畢,他恭敬地雙手奉上。

朱允熥目光炯炯,審視著供詞,同時淡漠地瞥了一眼跪在地的詹徽等人。

朱元璋目光深邃,嘴角掛著意味不明的微笑。

“供詞都齊全了麼?錦衣衛辦事愈發得咱心了。”

這話語在華蓋偏殿回響。

劉建安呈上的供詞被朱元璋放在案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既然錦衣衛已審,咱便不必再看。”

朱元璋語氣溫和,眼神在詹徽等五人身上一一掠過。

這些朝堂重臣,國家棟梁。

朱元璋眼神變得銳利:“太孫即將大婚,涉案者殘害人命,理應嚴懲,不待秋後,以免衝了今年喜慶。”

這便是對泉石縣鎮三姓下達了立即處決的判決。

古時慣例,秋風起,白露降,秋蟬鳴,鷹獵鳥。

適逢刑殺之時,即秋後問斬。

漢初至年終,均執行秋後問斬。

唐朝後,更定於十月至年終行刑。

詹徽等人伏身應道:“臣旨遵命。”

君王順應天道,四時各有其序,政令如季節,循環往複。

獎懲刑法,唯皇上獨斷。

“既如此,都回吧,宮中的糧食有限。”朱元璋揮揮手,含笑而言。

詹徽等人起身再拜:“微臣告退。”

隨後,眾人小心翼翼地起身,弓腰退去。

“皇上,為太孫預備的廬州老雞湯已到。”

小太監手裡拎著食盒,正好這時從門外進來。

詹徽一夥人不由得身形一滯,嘴角暗暗抖了兩下。

朱元璋抬了抬頭,心領神會地笑了。

朱允熥悄悄清了清嗓子,甩袖站到一邊:“皇爺爺,孫兒有事稟報。”

朱元璋輕笑著開口:“這麼正式,是有求於爺爺了?”

已經邁開步子的詹徽等人,腳底的步速不由自主地跟著變慢。

朱允熥賠笑道:“爺爺,如今太平裡李家滅門案的來龍去脈已查明,稅署蒙受的不白之冤,是不是也該澄清了?”

詹徽他們幾乎是停下了腳步,慢悠悠的,隻能看見衣袍擺動。

依然跪在地上的朱高熾,眯起眸子。

允熥從不是個吃了虧就咽下去的主,這次稅署被冤之事,自然也不例外。

心裡頭冒出了想回頭瞅瞅詹徽他們臉上表情有多精彩的念頭,但終究還是壓了下去。

身後沒了腳步聲,足以證明詹徽等人內心的惶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