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言畢,將那份緊急奏折擲於劉遠麵前。
劉遠接過奏折,神色凝重:“遵命。”
說罷,返回隔壁取了大紅披風,一頭紮進風雪中。
湯清悅眉頭微蹙,雖未詳問黎鄉之事,卻從爐邊取過一枚烘烤已久的甜橘,遞至朱允熥麵前。
經過火烤的橘子,酸澀儘去,甘甜倍增,且不易上火,唯留甜美溫暖的滋味纏繞舌間。
但連吃了四顆烤橘,朱允熥緊鎖的眉頭仍未見舒展。
這兩年,大明看似國泰民安,一片繁榮景象。
也許正是這樣的假象,使朱允熥忽略了大明的小冰河期。
江南何時有過如此深厚的積雪?
他從未見過。
“溫旗。”
溫旗快步進入。
現在身為太孫府總管太監的他,眉宇間更多了幾分英氣與沉穩。
來到太孫身前,溫旗迅速行禮:“殿下,奴婢在。”
朱允熥並未抬頭,聲音低沉:“你去通知六部,三法司,五寺以及其他各衙門,本宮要召開會議,商討今年各地的冬季災情應對之策。”
“告訴他們,無論職位高低,都必須出席。”
曆來,婚姻大事遠超個人成長的重要。
而對於肩負社稷未來的儲君來說,成親象征著他將深度參與國家治理,引領政局走向。
朱允熥眼下就握著這份權力。<b
r>
中秋那場成親過後,雖說早先掛上了大明監國朱允熥的頭銜,但真操作起來,還是得縮手縮腳。
這約束,既來自皇威震懾,也有朝臣們的條條框框。
對於成了親的朱允熥而言,那些束縛仿佛一夜之間煙消雲散了。
此刻的他,成了大明朝說一不二的人物。
這樣的地位,是朱元璋對朱標、朱允熥毫無保留的信任堆砌起來的。
獨一無二,難以複製。
婚後的朱允熥能隨心所欲地駕馭朝堂,對大明的國事指手畫腳。
隻要彆動了皇家根本,改造江山計劃都能照進現實。
等溫旗通報完六部回來,朱允熥把奏折輕輕放下,靠在椅背上,眼皮緩緩合上。
本想小憩一會兒,但腦海中卻不自覺地浮現出朱元璋的身影。
近日氣溫驟降,前一天還神采奕奕,轉天就受了涼。
朱標既要侍奉病中的朱元璋,又要兼顧朝政。
雖然沐英在應天替他儘孝,可大婚後沐英也正式掌管京城兵馬,宮內宮外,分身乏術。
這兩年的大明朝,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步步維艱。
好不容易把這些憂愁從腦海裡擠出去,太孫妃的話語又飄進了耳朵:
“前些日子陪妹妹回宮,惠妃娘娘跟其他娘娘對我們姐妹倆沒有身孕的事,頗有微詞。”
沐彤雲像個聽話的孩子,頷首嘟囔著。
“娘娘們說,多生點,好讓她們人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