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應天來信,讓將軍多和道衍打交道(1 / 2)

北平城。

黑煙繚繞,那是附近煤山煤礦的產物。

城外,則是冰天雪地,白雪覆蓋千裡。

目之所及,世界一片潔白。

城牆外不遠處,房屋連綿,依托城牆而建。

年關將至,京師內外洋溢著節日氣息。

不論家境貧富,家家戶戶門楣上都掛著大紅燈籠。

北安定門外的甕城城樓上,一群身著盔甲或官服的人聚集在一起,遠眺著北邊茫茫雪原。

人群中央站著朱棣,而他身旁陪伴的,則是一位身披黑色的僧人。

此人正是在洪武15年,因孝慈皇後去世,朱元璋為諸位藩王挑選的道衍和尚,姚廣孝。

他們的周圍圍攏著北平的諸多官員。

包括顏鈍,申逵,王禮,以及北平都司的將領們。

如果說,此時有人在安定門外架設火炮,對準城樓精準轟擊幾回,大明北部邊疆的防禦體係恐怕就會瞬間瓦解。

但此時此刻,這些人的臉上非但沒有憂慮,反而洋溢著歡喜跟期待。

顏鈍望了眼遠處雪地裡翻飛的雪花,轉身對著朱棣道:“年關將近,北平收到了馮將軍勝利的消息,今年咱們總算能安枕無憂了。”

“永逸,真是我的福星。”

朱棣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拍打著冰涼的城牆,毫不掩飾地誇讚。

他的目光越過城牆,望向那因馮永逸凱旋而揚起雪塵的雪原。

人群中走出一位儀表堂堂,英武中透著儒雅的武將。

“殿下,雖然江南今冬遭遇雪災,但朝廷未動用淮安府的儲備糧,待春暖花開,糧草北運,殿下即可親自率軍直搗漠北。”

“馮永逸此次清除漠南及壩上草原的叛逆部落,實則是為殿下的漠北征戰鋪路,來年深入漠北,再無後顧之憂。”

朱棣收回遠望的目光,微笑地看著這位年輕將領:“張玉你是迫不及待想跟我一起征戰漠北了嗎?”

張玉誠懇地點了點頭:“末將隻盼能隨殿下馳騁漠北,建立功勳。”

“這樣的壯舉,怎會讓你張玉一人風光呢?”

張玉一聽便知是誰在身後調侃,輕歎了一口氣。

全副武裝的朱能走上前來,望著城外:“殿下,這次永逸回來,一定要讓他和我比試一場。每次想找他切磋,他都找借口溜走,真是狡猾。”

望著麾下這兩員猛將的鬥誌,朱棣心潮澎湃:“今天隻慶祝永逸凱旋。待到春暖花開,就是我們踏上漠北土地的日子。”

城樓上爆發出一陣陣喝彩和讚同之聲。

而一旁的姚廣孝,凝視著漸行漸近的凱旋隊伍,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此等山川,此等戰無不勝的軍隊,難道隻能征服漠北?

姚廣孝的眼神漸漸變得深沉。

此人是燕王府乃至北平都司裡崛起的新星,不是在征服草原,就是在準備征服草原的路上。

最讓人詫異的是,他本是從京師被貶至此,按理應是黴運連連,怎麼反倒能從皇帝身邊的羽林衛職務轉到這偏遠之地。

就這麼一個人,一到北平,福星高照似的,好運連連。

每逢帶兵對抗草原上的敵人,馮永逸就像有預知未來的武將,指哪兒打哪兒,精準無比,以至於草原上多了一位“馮殺神”。

這樣一個戰場猛士,難道真願意一輩子窩在九邊塞外?

姚廣孝腦中電光火石間閃過千百個念頭。

必須單獨會一會這個人。

北平城外,安定門旁。

馮永逸率著3000精兵,寒冬前深入草原,曆經三月苦戰,靠敵營為生,最終凱旋歸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