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咱已經儘力借糧了,再撐幾天,朝廷的救濟總會到的。您萬萬不可衝動,否則他們非得拿這事兒彈劾您不可。”
“我來借,大人你就彆管了,我哪怕是挨家挨戶磕頭,也會為大人跟陳留鄉親們求來糧食。”
戴星海望著麵前三人,臉上浮現出真心的笑意。
這三位都是他在陳留任上的這些年,一手提拔起來的。
百姓們都傳他是陳留的硬骨頭,不怕上司,不懼權貴豪門。
可他這硬氣,全是這些下屬跟全縣百姓給的底氣。
見三人著急,戴星海毅然揮了揮手:“我已經決定了。就算將來有萬般指責,我一人承擔。現在,請三位分頭行動,帶領借來的兵卒進城各家各戶借糧去。”
言罷,戴星海不顧三人焦慮,徑直前去與等候的右軍將領彙合,率兵直入城中。
縣丞,主簿,典吏三人被留在原地,急得臉色發白。
無奈之下,三人憤憤跺腳,各自召集兵馬,一副豁出去的樣子,也進入了戒嚴中的陳留縣城。
……
陳留城內。
洪水衝塌了貧民房屋,卻繞過了那些豪門大院。
堅固的高牆守護著富貴人家,退水後僅留下泛黃的牆基和新生的青苔。
距縣衙不過兩條街的地方,一座龐大的府邸占據了整個街區。
春意盎然的庭院裡的宴席上,彙聚了陳留半數的士紳豪族。
非千畝良田者不得入,非十幾間店鋪者難進門。
主人鄒老,年逾五十,手持宋代古董茶杯,凝視著在座的陳留士紳。
在這個四十歲便自稱老翁的時代,鄒老的地位與威望不言而喻。
“今天縣丞又來借糧,老朽實在推辭不掉,答應明日送去100石。”
鄒老語氣平和,輕輕啜了口茶。<b
r>
立刻有人嗤笑:“縣太爺當真以為咱們家裡都有金庫銀礦?以為我們的糧食能隨便揮霍?”
“是啊,這陣子咱們怕是已經給了縣衙好幾千石糧食了。怎麼那麼多人要喂?”
有人越說越不忿,眼神中透著深意。
鄒老淡淡掃了他一眼:“戴縣令清正廉潔,陳留無人不知,彆在這胡言亂語。咱們雖不是巨富,但支援戴大人這樣的好官,也是應當的。”
有人繃不住了,放下茶杯,猛地起身。
“鄒老,您說說看,朝廷救濟還不知道哪天到,咱們陳留這麼多人等著吃飯,您認為夠嗎?要是縣衙天天上門要糧,咱們也得給?”
鄒老麵色愁雲密布,望著眼前這些昔日老友,他們都不願再支援縣衙一粒糧食。
他輕歎一口氣,眼簾半垂:“等等看吧,等這陣災荒過去,咱們再想法子,為戴縣上下疏通疏通。戴大人八年的政績,大夥心裡都有數。”
無非是籌錢集糧,替戴星海在官場上鋪路,助他青雲直上。
聞此言,眾人心裡不由得擰成一團。
疏通關係,可得花不少銀兩。
但想到戴星海這些年在陳留縣的所作所為,這會兒,誰也不心疼那疏通的財資了。
主意難定,大家隻好品茶閒談,三五成群,各說各話,渾然不覺陳留縣即將風雲突變。
另一邊。
戴星海手拿著刀,與右軍營將軍帶著兵馬,已趕到鄒府門外。